江汉风报道: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进一步加大栖息地保护力度,近年来,石首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完善智慧保护体系,扎实守护江豚逐浪、麋鹿漫步。
3月1日,石首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教监测科工程师刘亚恒在听到平台发出的预警声后,迅速来到电脑前查看出现在被监测水域的江豚。
刘亚恒告诉记者,以前的监测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巡湖、无人机航拍,由于江豚生活在水中,位置不固定,所以监测的效率比较低。为了更好的监测并保护江豚,保护区着手建立江豚智能监测管理平台,并于202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平台(利用)15个高位智能摄像头对天鹅洲故道水域江豚进行24小时实时跟踪监测,并自动捕捉拍摄和录取江豚出水画面和片段。平台投入使用后,采取数字化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保护区江豚监测能力和水平。”刘亚恒说。
目前,石首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数量由最初的5头发展到101头,每年以10%左右速度增长。随着智慧保护体系成效的体现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江豚欢快地在水中畅游嬉戏,十分惬意。
而同处天鹅洲湿地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群结队的麋鹿觅食休息,姿态悠闲。为了加强麋鹿种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该保护区建设了信息指挥中心,为麋鹿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
据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杨涛介绍,水土气等气象环境因子,通过设备实时回传信息指挥中心,工程师们可以不间断地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通过摄像头、气象、土壤、水质、生物多样性等前端感知网络体系,保护区建立了集资源管理、安防监控、巡护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监管体系,实时掌握麋鹿及生存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对采集数据的应用分析,有效提升了保护区标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信息指挥中心可以达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区”。该系统还具备对本底资源数据、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以及麋鹿生长生活情况、生态环境因子的数据积累能力,为科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目前,保护区内2000余头麋鹿以每年约15%的速度持续增长。
(通讯员:熊铭/记者:孙晓旭/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