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农商银行—— 坚守初心 勇挑重担 走好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公安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公安县提出的“建设生态区、打造产业城、冲刺二十强”战略部署,高举“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旗帜,持续深化普惠金融质效,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积极融入和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好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在2月底召开的公安县三级干部会上,公安农商银行被公安县委、县政府评为“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靶向发力 赋能乡村振兴

整村授信全面覆盖。近年来,公安农商银行持续推广“整村授信+金融村官+村银共建”模式,深入对接各乡镇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一户一策制定金融支持方案,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2023年末,公安农商银行已与全县258个行政村签订整村授信协议,建立农户档案11.06万户,完成农户预授信6.57万户、19.05亿元,为1670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种养大户等市场主体授信9.18亿元。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公安县葡萄、小龙虾、橘柚、砂梨、红高粱、吊瓜等特色产业,该行积极对接当地涉农企业和农业项目,发放葡农贷、虾稻贷、柑橘贷等特色产业贷款2.2亿元,助力埠河葡萄、麻豪口小龙虾、章庄铺柑橘等农业品牌做优做强,促进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现集群式发展。此外,还与县供销联社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实施“金融助农”工程,全年为供销系统提供信贷资金2亿元。

大力支持绿色金融。紧跟政策导向,践行绿色普惠金融,为双港生物、中农科达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企业发放贷款3889万元,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百湖渔业等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发放贷款1190万元,促进水产业健康养殖扩产增效;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投放贷款1.2亿元,支持黄山头生态旅游4A级景区、毛家港镇玉湖水上运动、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发展;全面跟进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发放贷款0.8亿元,有力支持了章田寺乡、孟家溪镇、甘家厂乡2万亩杂交稻制种基地建设。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做好脱贫小额信贷金融服务,2023年末,全行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312户、5.07亿元,占全县脱贫小额信贷累放额的75.67%,余额6434万元,占全县脱贫小额贷款总额的98.9%。

精准发力 服务“新市民”

常态化走访对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全员上阵,成立“支行+部室”金融服务队,每周二、周四开展班后走访活动,延伸服务半径,将服务送到社区和企业,切实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高效性和及时性。2023年,公安农商银行共对接新市民群体较为集中的建筑、劳务等行业类企业901户、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9681户。

优化办贷模式,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满足感。根据新市民群体职业特点、工作时间、年龄层次不同,针对性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线上办贷流程简、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推出创业贴息贷、荆楚小康贷、农e贷、码商e贷等产品,打造“一站式”融资服务,提升了新市民申贷用贷的便利性。2023年末,公安农商银行累计为新市民发放贷款5.3亿元,比年初增加0.94亿元。

聚焦重点客群,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幸福感。依托公安、人社、民政、教育、税务、住建等多部门数据,精准识别新市民群体,掌握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金融服务需求等信息,通过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对不方便到网点办理业务的新市民,主动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温情。

加强主题宣传,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氛围感。通过主流媒介、营业网点等线上+线下渠道,大力宣传新市民相关金融政策和服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通过公安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开展新市民金融知识和服务专项宣传10次;加强与社区共建合作,针对性向新市民宣传推广相关政策,为新市民提供专业化综合服务。2023年,该行与城区8个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以新市民为主题的社银共建活动12次。

多维发力 推进普惠金融

支持普惠小微,加大信贷投放。立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特征,进一步落实针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量身定制金融支持方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多层次、全方位满足小微需求。2023年末,公安农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客户达到9573户,比年初净增1696户;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4.3亿元,比年初净增7.5亿元,增幅20.1%,高出全部贷款增幅6.13个百分点。

实行减费让利,助企纾困解难。严格落实减费让利相关要求,对“三农”和小微客户主动下调贷款利率,2023年末贷款收息率4.95%,下降22个BP,为小微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2200万元;主动承担评估费、登记费60余万元;免费办理手机银行16.2万户、微信银行15.5万户、收款码牌3.4万户,为扫码收单商户减免手续费1200余万元,最大限度减轻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经营成本。

积极搭建平台,畅通银农直联。加强与县财政局、县农经中心的协作,通过省联社开发的“楚农三资智慧平台”,实现与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农经三资管理平台”直联,帮助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三资管理平台现已录入全县16个乡镇、258个村的农户、宅基地、占地面积、家庭承包土地等基本数据,有利于公安农商银行进一步完善“整村授信”信息库,更加精准完成农户分类、预授信等工作,营造了共创共建的良好信用氛围。

深化金融科技,提高办贷效率。强化省联社智慧银行平台运用,大力推广“301”贷款模式(三分钟申贷、零抵押、零担保、零人工干预、一键式提款),客户经理通过平板可直接上班进行无纸化办公,申贷流程进一步得到优化,一笔50万元以下贷款当天即可放款。截至2023年末,公安农商银行通过“301”模式累计签约21155户,贷款余额9.87亿元,比年初净增2.97亿元。

持续发力 当好“金融卫士”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在各营业网点全天候投放“反电诈”“断卡行动”宣传视频,营造浓厚防范电信诈骗氛围;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守住钱袋子”“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增强金融风险意识。针对学生、老人、农民工等“易感群体”,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进校园、进农区”等“五进”活动,进一步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第一道防线”。2023年,累计发放宣传折页5万余份,受众对象12万余人次。

高效处理消费者投诉。进一步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将投诉电话在26家网点服务监督岗进行公示,并安排专人认真处理客户意见和投诉,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不因投诉升级形成负面舆情。同时,组织全员开展投诉处理专项内部培训2次,对收到的典型投诉案例进行分析,向员工讲授投诉处理原则、流程及技巧,确保员工能在最短时间内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此外,还建立投诉通报考核机制,按月通报客户投诉情况,将回复客户满意率、处理时效等指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促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全力做好“一卡通”代发。积极争取成为县域唯一代发“一卡通”的金融机构,主动上门对接县财政局、社保局、民政局、卫健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社区、村组,借助其职能优势宣传惠农补贴政策,号召广大居民到辖内各网点申办“一卡通”账户,以免影响后续各类补贴资金入账。2023年,累计代发“一卡通”100.16万户、6.59亿元,涉及13个单位、22项补贴。

提升优质文明服务水平。以创建示范网点为抓手,围绕“五主五化”要求,细化厅堂管理,加强柜员技能训练,科学调配网点人力资源,强化大堂经理引导,设置专项服务窗口,制定服务限时标准,不断提升客户消费体验感。2023年度,辖内城关支行、原种场支行等2家单位被湖北省联社授予“全省农商行百佳示范网点”称号,埠河支行被公安县委、县政府评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十优满意单位’”。对城关、章庄铺、胡厂等3家设施设备陈旧的网点进行重修,合理布设营业大厅功能分区,设置宽敞舒适的客户等候区,配备齐全的服务设施,努力为客户打造更加温馨的金融服务环境。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公安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各级重要会议精神,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奋力开创“金融强国”建设公安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齐倩琼 通讯员:杨春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