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记忆·之三

监利市容城的后街,过去俗称“好吃佬街”。数百年来一直经营传统别致的美食。其他地方有的食品,后街一样不落的都有,他们没有的,后街也有。那时很多诱人食欲的食物,现在已不复存在,可惜,仅剩的也不是那时的质量与味口了。

儿时,只要从关庙巷口经过,老远就有一股诱惑人味蕾的香味,会随着阵阵热浪扑鼻而来。巷口的最前边是龚玉香等,方锅块的门店和朱胖子的饭馆。容城的土话称锅盔叫锅块。过去炉中烧木炭,锅块的子面由老面发酵,面中兑麻油,经过几番使劲搓揉,做出的锅块层层有酥。饼中的肉馅是经过专心挑选的监利土猪肉。过去的饮食店用肉很讲质量,讲声誉。没有绞肉机,全是手工切成小丁块,保持了鲜肉的原味,吃时油滋滋。还有一种朝柬锅块,它与方锅块做工一样,烤前撒上一层熟芝麻,出炉后涂上一层籽酱。肉饼与锅块个个都胖乎乎、厚墩墩,特别香酥松软。由于用料与做工不同,如今的锅块干巴巴,既不酥松,又涩又秕。

老街巷子里接下来的是刘忠记、刘全记、刘涛记、胡千记的面馆,相当于现在的酒店饭馆。凡是开饮食店的尤其是餐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家的大门外都有一个木柴炉,上面放一个大汤锅,用土鸡、猪腿、猪骨、大鲫鱼加佐料熬一锅鲜汤,整天荤香诱人,飘洒在后街四周。街坊邻居的人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它是做菜的原汤也是面汤。那时的餐馆也是面馆。

餐馆同现在一样,既承包酒席又接待散客,也可定做海菜山珍。“老八盘”是容城的传统佳肴,直至今日很多家宴还是照做不改。餐馆的面条与米粉都是人工用木杆挤压而成,用此叫做杆子面、杆子粉。保持了面粉的原汁原味,比现在的机制面味口好很多,当时有三鲜面、鸡块面、牛肉面、红烧鱼块面和红烧肉片面。同时木杆粉条与豆皮也是如此。那时的木杆粉条比现在的粉条细得多,根根银白透明。

到了冬天,几家面馆的屋檐下挂着一连串炼熟的羊油,就像一盏盏碗形的白色灯泡在风中摇曳。在日光中闪闪发光。同时挂着羊头、羊腿、羊骨头,这标志着一年一度的羊肉面开张了。先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绅士抢先尝新,然后是三三两两的哥们朋友到各家的面馆撑撑门面,凑凑热闹。接着是普通家庭中的老老少少一同去了结一年一度的心愿。

羊肉面馆的汤当然是土鸡加羊骨、羊头所熬,汤味算不错。当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送到你面前,首先是一股刺鼻的羊骚味沁人心脾,有很多人就爱闻这股腥味。面上铺盖一层满满的羊肉片,很惹人欢喜,当筷子一扒这满满的羊肉顿时变成了渣沫。原来这片片羊肉切得比纸还薄。这个切肉的师傅还是高薪聘请。直至今日容城人一直流传一句“羊肉没吃到,只落了羊骚气。”形容自己上了当,又指责别人做事刻薄。虽说没吃到羊肉,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鲜汤也算舒服。

在吃羊肉面时,附送来的赠品还有一碟枯酥的炒米和一碗腌制的大蒜梗,帮你除腥增香。但是炒米一定要是穆家台的,否则不算正宗炒米不受欢迎,这是容城人代代相传的认定。

到了夏天这几家面馆的门前又贴出了一张红纸“鳝鱼凉面开张了”。只见每天清早一篓篓的野生黄鳝送进面馆,伙计们将每条鳝鱼的头上剁一条血口,很快便倒进煮锅内,待熟至七成时取出,留下血汤加原汤、调味品,放到阴凉处冷却,甚至放到水井里过夜,这就是凉面汤。锅中取出的鳝鱼去头尾、脊骨、内脏,将鳝鱼身裁成条形,切成寸余长。在平底锅内用油煎烤至焦枯,加调味就是鳝鱼码子。吃时浇上麻油、食醋、蒜泥。在酷暑难当的夏天心性烦燥无味吋,只要吃上一碗凉面,喝几口凉汤,顿觉心身凉爽,再吃几块香酥清凉的鱼码子,一身暑气尽消也,舒服至极,一个字形容:爽。因鳝鱼本身是解暑凉血的动物,身处江汉平原的监利人,做鳝鱼具备特有的条件,因此鳝鱼是容城人的传统美食。

刘涛记面馆的斜对面是曹清记包面、锅贴饺子、烧卤店。曹老板是正街刘权记大糕点铺的掌作师。他心灵手巧善于创新。相传一次深夜正要关门休息,来了几个巡更查夜的纠察员,见他们去执行新任务急着要吃。这时家中能吃的已买的干干净净,只剩案板上半斤不到的发酵老面。他急中生智想起屋后一树半熟的青桃,随即摘了两斤,将桃切成两半取出桃核,用老面将每个青桃粘合,用老面周边的散面粉加调味调和放入油锅中炸熟,出锅时个个桃子焦香酥脆,满盘青香,一餐天然的绿色美味,人人吃的高兴满意。

那时包面皮是手工制作,既薄又白,比现在机压的味好。为了增加肉馅的滋味,曹师傅在肉馅中兑一半鱼瓤,既鲜嫩好吃又廉价。这鱼都是每天清早从**边买回十斤以上的大青鱼,它比肉价低两倍。另外他的包面是一个个捏成鼓鼓的圆形,摆在条盘里就像一连串的透明珍珠。

他买出的锅贴饺子称月牙饺,在平锅煎烤后颜色一色橙**亮,色如月色,形似月牙。花纹精美,大小如一。平时的饺子馅都是瘦肉加韭菜,吃时干涩枯燥,他又别出心裁在馅中掺和鸡蛋与包菜梗,煎熟后做到了外焦内软的效果,吃时既酥脆又松软。

他的汤锅烧卤也与众不同。当时此项称作煮汤锅。比如对面的柳师傅的烧煮是莲藕烧猪头、胡萝卜烧鸡块、白萝卜烧猪腿,还有海带汤、萝卜汤、小菜饭等。曹清记的烧煮主要是野味。那时容城周边的柴洲、田野、水域有成群的獐兔、野鸡、野鸭、獾狗獾猪、水鸟等,在卤锅中放两支斑鸠其味更加鲜美。

门对门两家的烧卤与煮锅放在狭窄的街边整天香气袭人,走过路过的行人和客商无不暗自吞下一口唾液。再加上旁边夏昌万大酒坊几罐满满的纯高粱酒不断散发的浓香,引得那些劳累不振,食肠碌碌的人们情不自禁迈进门内喝上几杯,吃上一顿,直到昏昏欲醉,正好正对面是余唯焕的茶馆,喝上几盅浓茶,顿时感觉精气神大振,神清气爽。

曹清记的隔壁是韩老三的面食店。早场开油锅炸油条、糯米糍粑、糖麻园,还有夹糖饺、鸡公饺、灯草窝、煮米酒。鸡公饺是烫熟的面粉捏成,有包糖馅的咸馅的,形如鸡冠。夹糖饺红白两色成S形。灯盏窝用糯米加绿豆、红豆同时蒸熟放糖捣烂捏成凹形,酷似神柜上点灯草的油窝子。这几样都是当时流行盛销的早点,现在倒是很少见到这种食品了。

他中午主要经营水鲜包子、洋糖发糕。水鲜包子与格蒸包子不同,它是平锅中用水闷熟后用油煎烤,包底焦脆,包身松软,小丁块的五花肉馅夹蒜苗,一个个香喷喷、油沥沥。

韩老三隔几家又是毛舒广的面食店,很有名气。他也同样贴桷炉子,卖包子。他有一种糖包子叫糊糖包子,里面的甜馅是猪油,白糖、桂花、芝麻、橘皮搅合而成,深受食客喜欢,很多人特意赶来,为了一饱口福。

后街中段有一家是李五妑的乌龟肉馆。她六十来岁,个头不高驼背弯腰,但十分精神。她经营的门面不大,生意却很好。门前四季摆放一张条桌,桌上摆满大小不等的土钵,每个土钵里装着熬熟的乌龟肉,肉上摆放几个白色的龟蛋,几块红色的辣椒块,几条绿色的蒜梗,还夹杂酱红色的八角茴与桂皮,五颜六色,活像一钵漂亮的塑料花。桌下放着不少的木炭炉子。那时既无酒精炉更无电炉,全靠这小小的炉子放上龟肉的钵子让来客边烧边饮。解放前乌龟是万万不可杀害的圣物,只有叫花子才敢吃它。尽管龟肉如何好吃,叫花子吃的津津有味,夸得天花乱坠,人们也还是敬而远之。解放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们才慢慢把它当作了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吃龟肉的人得出的经验是:龟肉边吃边熬,越熬越有滋味。吃到一半时在汤汁中放一根捏碎的麻花,更是锦上添花,胜过山珍海味,美不可言。当你酒干肉尽的时候已是口干舌燥,李五妑已首先想到,有一锅煮好的米煮粑。它恰好迎合酒友的心意,吃几个清淡的米粑,喝一碗米糊汤再好不过,无不称快。当时的龟肉每钵只有一角五分至五角,煮粑一分钱一个(当时的大米价格只有六分六厘一斤)。

李五妑的斜对面是龚瞎子的卤味酒店兼茶馆。在后街众多的茶食酒店中,这家小小的酒店能保存下来而且生意不错,肯定是有它自身的特色。老龚双目失明,生意全靠婆婆支撑。他整天烧卤猪的内肠、小货,如大小肠、猪肝腰子、头皮拱嘴、舌头独心等。一是味道独特;二是价格低;三是酒朋友都爱吃小货。加上他自制的五香花生米在容城首屈一指。有红衣的叫大红袍,除掉红衣的叫满天星,味道各有不同。再者是喝酒喝茶在一家不需再跑第二家。尤其大家爱吃他手工自缠的小肠,每根只有手指大小,每根两分钱。钱少的酒友每次只需要一根小肠二两酒就已足够,带喝茶每次最多只消费一角钱。

李五妑的下首是王兴祥的茶馆,紧靠贺家驴柜店(出面粉的店铺)。在他门前整年是杨老大的油锅,他专做糯米洋糖酥。是一门独特的手艺。个个圆鼓鼓、亮晶晶,像一个三寸多长蛋**的管形灯泡,上面布满白色的细糖,十分香甜,因此叫糯米洋糖酥,也十分畅销。

梁家茶馆的空地上整年整天搁放杨宏柏汤圆担。别人的汤圆是甜心甜汤,他的汤圆是甜心咸汤。他用大鲫鱼猪骨烧汤另放猪血片,汤圆与猪血同食喝鲜汤,特有风味。当时仅此一家,每天也只**这一担汤圆。

每天同他走在一起的有常老板烤发糕,胡老头的蒸顶糕,刘二姥的煎米粑,陈妑的炕馏粑,黄妑的烧团子、烧荞粑,吴妈的红糖馏汤圆,王老头的炕豆皮等,都是容城人的特色小吃。每到盛夏还有一种面粉发酵的法**和沾白糖吃的得罗包子。

那时的糕点铺称“勤行”,一年到头没有淡季。白天一直在案板上拿杆子敲打,晚上用石礳,砥窝子制面粉。从关庙巷下来首先是胡树儿两兄弟两家,再往下走有李克勤、李克树、杨老五三家。容城的糕点品种繁多,十分有名。主要点心有:鸡蛋糕、水晶糕、云片糕、烘糕、白金果、寸金糖、兰花根、枕头酥、芝麻片、酥饼、眉毛酥等。其次还有廉价的棰饼、米酒法饼、麻花、麻棍、猪耳朵、鸡腿子、牛眼饼。后者是孩子们廉价的零食。每一样糕点都做的十分认真精细。枕头酥都是夏天打丕,冬天才能做好。

还有一种特定的点心叫龙凤饼,菜盘大,专用于婚宴嫁娶。凡婚嫁的家庭首先要进城定做,它是新娘在娘家或婆家传茶的必备点心。饼面有浮雕的龙凤图案。

状元糕是四季畅销的糕点,它如同现在的生日蛋糕。生日蛋糕是当今引进的洋货,状元糕是历代地方常用的土货。它用糯米粉制成,形如米斗,大小似火柴盒,糕面有起凸的四方红格,格中有凸字:一品当朝,二朵金花,三元及弟,四季发财……格中的字也是红色,红白相间十分漂亮。主要用于孩子们过生日。需要的家庭一次能卖几百上千。

中秋节月饼的消量也相当大,主要是送礼。因为那时内地很少看到水果,当时苹果、香蕉一类视为珍奇物品。孩子们用五分钱才能买到一支快腐烂的香蕉。买一支好香蕉得一角钱。那时一般人的工资每月只有七元钱。

在七月八月**月饼的同时,勤行铺在大门外边烤边卖流糖**与椒盐锅块,这是季节性的畅销点心。流糖**包红糖,中等碗口大,吃时要慢慢撕边角,一点点沾里面的糖水,弄不好满肚子的糖水会溅你一手一身。椒盐锅块方形,手掌大小,咸味。进熬锅时涂麻油,撒芝麻香葱,出锅后满面油光,然后点上一滴红水,既好看又好吃。

过去容城镇大街小巷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小吃,但现在基本上都已销声匿迹了。

(通讯员:曹祖宏 张必林/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