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近年来,江陵县普济镇通过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行动”,通过“强阵地、育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2023年,全镇13个村集体总收入530万元。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选配“能人书记”,把建强“班子”、培育能人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一村一名荣誉书记”“一村多名发展顾问”工作,14名荣誉书记和52名发展顾问在经济建设、村集体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实现了“用好一个能人、建强一个班子、发展一批产业、带领一方发展”的综合效应,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强化“靶向滴灌”,按照“明思路、强班子、建机制、促发展”的工作方法,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定期开展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第一书记和致富带头人政治素养和实用技能“双覆盖”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敢想、敢做、能做的“带头人”队伍,为各村产业发展打下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召集在外和本土乡贤,成立新乡贤理事会组织,广纳英才,盘活乡贤资源,做到才尽其用。利用村企活动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发展讨论等,凝聚发展共识进一步提高村企党员、党外代表人士政治素养和发展意识。
探索“支部引领”,组织镇村干部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禀赋,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导群众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全方位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特色产业,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现实路径,推动实现“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目标。充分凝聚招商引资“源动力”,以新项目孕育新希望,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集鑫食品投资一亿元,发展生猪屠宰、加工、销售。
鸿恒水产在年生产虾尾700余吨的基础上,开发“调味虾”生产销售线,带动本地280余名村民就业。健全完善权利、义务、财务、安全等一系列运行制度,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工作职责,严格村集体经济经营活动事项共同商议、民主监督等工作,定期研究合作社经营事项、收益分红和风险预估等情况,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保值增值,构建了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多方长期共赢的利益联结运行机制。
全面推行“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各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全面盘点和研究本村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发展机遇,提高造血功能,积极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2023年落地的大军湖优质粮食工程及配套设施和赵家岭村月柳果蔬冷库项目均已投入使用。杨岔路村通过176亩吊瓜基地与专业吊瓜种植大户合作,林口村依托120亩辣椒基地与湖北秒捷汇公司合作,按照“保底+分红”的入股模式,除保障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大棚入股的保底收益外,由市场主体核算全年生产经营状况后,对盈利部分进行股份分红。东李村统一水稻品种种植,整合全村优质稻田347亩,由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水稻连片统一种植,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规模化效益。金果寺村以100亩蔬菜大棚为试点,由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独立自主经营,发展特色螺丝椒产业。按照“村委会+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利用村级可利用的集体资源,带动本村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江陵县南朱港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流转土地面积33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建成了果蔬产业基地,建有果蔬大棚46个。产业基地每年提供劳务用工1500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2万元,其中贫困户和稳定脱贫户23人,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全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全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实三个合作社,2023年赵家岭村优质粮种植面积达1300亩,大军湖村实现村集体领办1000亩,带领全村实现优质粮食工程全覆盖。
普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道路改扩建等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以全新的干群氛围,发展土地股份经营新模式、探索农村劳力新用途。
截至目前,13个村已全部完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劳力资源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入股农户5434户、土地面积4.03万亩,农户参与劳务合作社4804人,占比72.89%。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