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小田并大田 “满天星”变“千亩金”

江汉风报道:近年来,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通过流转农户低产田,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再统一出租的方式,扭转村集体负债累累的局面,实现了农户有收益、村集体有收入的双向奔赴。

低田浅水草青青,虾稻共作地生金。在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连片的田垄里波光粼粼,村民潘经志正忙着从水塘里拉起地笼,解开笼结,轻抖几下,一只只活蹦乱跳,健硕肥美的小龙虾落入船中。

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新建说:“原来一季就只种一季稻谷,现在把虾子收完以后,到六月份又可以种稻谷,虾子的收入就是额外的收入,虾子一亩最少可以增加两到三千元。”

复兴村地处红城乡西南方,由于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加上村民长期在外务工,大量耕地被闲置,不仅村集体负债累累,更一度被列为村级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为扭转这一局面,2021年,复兴村“两委”干部带头,在向上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和乡财政奖补资金70多万元基础上,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和驻村干部组成的土地流转工作组,摸清荒地底数,逐户征求意见、电话咨询在外务工村民建议,鼓励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组。

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新建说:“第一期的土地平整当然老百姓都不支持,不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土地流转的价格太低了,一亩地只有200块钱,我们就算了一笔账,就说这个土地平整能搞好,不管是挖渠也好,推平也好,基本上每一亩田要耗到1100多块钱,这个费用你不可能都指望财政资金,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为争取村民信任,复兴村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率先在龙套片区动员农户把“巴掌地”、无生产路、无进出排水沟,只能望天收的300亩闲置土地流转到村里来,改造成集中连片的“规模田”,并邀请村民代表现场观摩土地连片开发的每一个步骤,沉浸式感受低产田连片开发带来的新变化、新收益,逐步打消村民顾虑。

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村民潘经志介绍:现在农田成片以后,用旋耕机旋,都很好种,用飞机打药、飞机施肥,什么都用机械化,不用人工操作,既省力又省心。

自2021年起,复兴村分四期流转低产田共1410亩,经迁坟、挖沟、埋涵管、修机耕路、平整土地后,再由村集体统一出租给有经验、有技术的合作社及有实力的种田大户。

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新建说:“后一期因为老板种出这个模式来了,我们所有平整的田就集体承包给老百姓,合作社老板帮他们育秧、技术指导,现在(村民们)跟合作社达成:只要是我(合作社)的秧,能保证栽下去每亩田1500的收入,除去一亩田的开支,老百姓一亩田还可以赚700元钱。”

村委会与村民约定,在自签订流转合同的“第一个五年”期限内,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回收低产田,平整土地之后再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出租,使得村集体每亩可盈利400元,实现了农户有收益、村集体有收入的“双赢”局面。

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新建说:“第二个五年每一亩田给老百姓的就是500块钱,老百姓也觉得划算//我们把这个收入用在哪些方面呢?跟老百姓做些实事,比如路不好走我们就修路,要埋涵管就埋涵管,我们还做一点绿化,再做一点亮化//下一步我们将用这个钱解决居民养老保险的征缴。”

六月中旬,复兴村千亩虾田就将放水种水稻。随着“小田并大田”,复兴村“满天星”变“千亩金”。

(记者:田心怡、陈孝伍/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作者:记者:田心怡、陈孝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