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创新推动崇湖小流域治理—— 让养殖尾水变“生态活水”

江汉风报道:草木丰硕、群鸟翔集。崇湖,一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湿地。近年来,公安县不断推进崇湖小流域综合治理,做优生态、做美村庄、做强产业,让崇湖小流域林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公安县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农业资源富集。在崇湖流域内,虾稻种养面积达9.3万亩。由此,如何处理好养殖尾水,成为治理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一。

为了实现一湖清水,公安县展开了一场尾水处理的“绿色之变”——围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开展治水创新,摸索出“田渠塘”多重净化模式。

崇湖小流域共划分为5个治理片区,采取“塘渠”“田渠”相结合的模式,在开展种养尾水利用上实现“两手抓”。一方面补净水,通过改扩建泵站,将曾荷渠、界河渠作为向崇湖流域常年补水的专用渠道,保障养殖区域水量充足、水质达标;一方面截排水,通过涵闸管控,将种养尾水收集在生态沟渠内,实现种养补水和排水分离,防止种养尾水直接排入湖区。

“渠塘模式,由长江生态补水,在经过4次水草及滤食型鱼类进行生态净化后再次使用,从而达到循环利用保障排放无污染。”公安县水产品种养一体化示范区技术顾问陈海军介绍。

养殖尾水精细化处理是公安县推进崇湖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系统工程的有益探索。目前,流域内尾水排放减少1142万m3,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减少113.7t,国控断面水质由V类以下稳定在IV类以上。

“我们这里以虾稻种养为主,如果养殖尾水处理不当,流到沟渠里就会对整个环境造成影响。现在,尾水治理了,水变清了,环境美了。”公安县麻豪口镇荆丰村村民对发生的变化连连称赞。

如今的崇湖碧水清波,鱼虾满湖,吸引了各类候鸟来此栖息。公安县扎实推进系统治理,崇湖流域内传统种养殖模式得以转变,推动了产业效益从单一向生态、生产价值耦合转型;周边镇村生态环保意识逐年提升,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村民纷纷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新兴的旅游产业初显成效,崇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绿色生态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崇湖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通讯员:和璐瑶 张禹泽 张俊杰 程晓康/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