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迎来今年“三伏”里的中伏,此时段的天气最是闷热,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今年中伏是20天,从7月25日开始至8月13日结束。
俗话说:“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所以,中伏更应调养身体,注重养生,让身体更健康。中伏养生,要遵循天地之气的变化特点,趋利避害。
按照五脏主时来看,夏季为心所主,中伏天,天气极其炎热,易消耗心脏阳气;同时,天热则多汗,而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对心脏阴液消耗大。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因此中伏养生当以护心、养心为主。有心脏疾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
中伏养心可以适当多吃红色食物。中医认为,夏季养心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
中伏,正是养脾的重要时期。而养脾的关键,则在于健脾和祛湿两个方面。黄精有补土生金,补后天以养先天之效,适用于脾脏气阴两虚之面色萎黄、困倦乏力、口干食少、大便干燥等症。另外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有健脾功能的食物,常见的有红薯、小米、山药、红枣、姜等温补食材,不可过食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阳,比如苦瓜、柿子、香蕉、西瓜等。
百会穴:提神醒脑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做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即可。
内关穴:预防中暑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可以预防中暑,缓解头痛、出汗、口干等症状。
做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以中暑三大症(头痛、出汗、口干)有所缓解为佳。
劳宫穴:养心宁神
位置:劳宫穴又称为“护心穴”。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指尖处。
做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
三伏天最忌讳晨练,夏天老人的血压较高,早上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三伏天健身一定要讲究方法,可以在傍晚时分,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
虽然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是阴气已显,冷饮、瓜果生食尽量少吃,否则很容易损伤脾胃。空调不要直吹,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8度。不要用冷水洗澡,睡觉的地方不宜过凉。如果用凉水洗澡,人体的热汗散发不出来,憋在身体中,很容易生病。
夏季雨水和炎阳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的心情烦躁,此时心血管的压力较大。年纪大的人,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脏,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
夏主火,火入心,“多吃苦”能清热养心,像苦瓜一类的苦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促进食欲。苦丁茶、莲子心,则可以清心火,止疮痛,而且,对于心气虚的人,还能补心气。不过,苦瓜性凉,对于脾胃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并不适合食用,吃太多反而会引起腹泻。
中医讲:“顺四时而适寒暑”,人的作息要顺应四季轮转。夏天阳盛而阴虚,白昼时间长,要晚睡早起。晚上十一点,早上六点,是较为健康的作息。中午可以适当小憩,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晚上休息。
夏天人排汗多,身体的无机盐大量排出体外,此时人们常常以淡盐水补充盐分,而忽略了补钾。钠钾失衡,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夏天一定要补充钾元素,喝茶、吃菠菜、吃番茄、吃红薯,都是很好补钾方式。
三伏天虽然阳气旺盛,但是对人来讲却是一个“内耗”的过程。很多人“苦夏”,只吃水果蔬菜,长此以往,营养不够,很容易生病,所以除了果蔬之外,一定要吃正餐。吃谷物,出汗会损失维生素B,所以馒头米饭一定不能缺。吃瘦肉,夏天内脏消耗很大,一定要多吃优质蛋白,少吃油脂。
在家家都有空调电扇的时候,扇子几乎被人遗忘,但是扇子的好处是不会被吹着凉。天气炎热的时候,摇扇子既可以降温,还可以预防肩周炎。老年人夏季中风一般发生在右脑,所以左手摇扇子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手摇扇子看似落伍,但是对于身体而言,有益无害。
古人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许多疾病都跟体内湿气有关系。到了夏季,人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吃大量冷饮冷食,都会导致人体内湿气过重。夏季要注意祛湿,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汤等,洗热水澡、泡脚、吃姜都是祛湿除寒的好方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