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8月26日,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身着工服、头戴安全帽,紧张而忙碌;一旁,中石化机械公司高级专家王云海和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美求,带着团队,现场探讨油气开采科研技术难题解决方案。
一个月前,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和长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超高压全电动油气压裂成套装备研制及工业化应用”“深层复杂油气超高压压裂井口及管汇的研制与应用”两项成果,分获2023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和长江大学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是荆州市持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荆州市持续推动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加快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的同频共振,让科技成果“小书架”“上货架”,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一项项走出实验室的科技成果,经过市场的千锤百炼之后,成为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十年一剑”驱动压裂绿色电动革命
10年前,我国非常规油气埋藏深、压力高,大多分布在山区,工程条件极复杂。开发油气使用国内压裂装备功率不够,国外装备又“水土不服”。研制出超高压全电动油气压裂成套装备、超高压压裂井口及管汇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同时,随着“井工厂”高效低成本压裂发展,对装备超高压能力、单机功率、排量及可靠性等提出新挑战。由四机公司牵头的“超高压全电动油气压裂成套装备研制及工业化应用”等项目应用而生。
有了市场需求和目标,四机公司与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携手,在关键技术、基础材料、产品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
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以四机公司王云海高级专家、长江大学李美求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工作者及团队,攻克了电动化及超高压三大核心技术,一举掌握了大功率长寿命压裂与大排量混砂技术,提升了我国压裂装备的核心能力,实现了受限井场条件下电动化作业及无人化操作。
项目组研制大型压裂及配套装备160多套,在涪陵、胜利国家级页岩油气示范区应用,提速提效60%以上,成本下降20%至30%,实现了压裂绿色电动革命,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海外市场,近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4.27亿元。研制的系列井口装置及管汇产品在新疆、吉林、川渝等10多个油田区域成功应用,累积压裂时长超过7000小时,近三年新增产值10.58亿元,成为深层复杂油气高效安全开发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一纸“红色协议”激活发展新动能
早在2015年,双方合作的项目就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一段段珠联璧合的故事。
“过去,双方虽然有较多联系,但因互不隶属,缺乏有组织的沟通平台和载体,存在资源难共享、活动难协同、服务难互通的痛点。”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德强说。
一头是科研院校、一头连着生产,一纸“红色协议”将他们联结成一个共同体。
2022年6月,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在四机公司举行,该公司党委与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公司自动化设备厂(所)党支部与学院教工一支部签订“党建联盟”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共建政治理论联学、阵地资源联享、党员队伍联建、科研攻关联动、廉洁文化联创、文体活动联谊“六联”共建机制。
此后,双方以培养复合人才、深化科研合作为重点,进入了你来我往的“蜜月期”——每半年开展2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每月举行一次前沿性技术讲座,每年开展技术攻关合作,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两个支部的频繁互动,带动了双方单位职工的深度互融。
党建联盟成立后,双方共开展大型联建活动10余次,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增幅达到50%以上,开展科研合作的教师团队由以前的2个增加到8个,学院70%教师参与到双方联合攻关项目中,实现了成建制结对共建。
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
科学是技术之本,技术是产业之源。
近年来,荆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江汉平原科教创新中心,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让创新“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全市共有19个项目获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12个项目为企业、高校院所牵头完成,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长期以来,全市石油石化装备产业持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形成了以长江大学、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嘉华科技等多家高校和企业为支撑的石油石化“三集群两基地”,多项科研成果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荆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郝勇介绍:聚焦“4611”现代产业体系,荆州市重点围绕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石油石化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累计登记科技成果473项、全省排名第2。2023年,共收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20项,已有18项获得突破性进展。
荆州市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深化企校地合作。2023年,部省高校支持荆州科技创新对接活动、武汉理工专家荆州行等成果供需对接活动接连不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达205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40.04亿元,同比增长79.88%,增速全省排名第2。
荆州聚焦创新平台协同发展,出台《荆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湖北省中试基地3家;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众创空间26家,孵化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显著增强。
(记者:赵叶秋、胡威虎/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