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力量 守护清水长流——《荆州市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解读

凝聚法治力量 守护清水长流

——《荆州市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解读

荆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

沮漳河是长江中游北岸一级支流,流域地跨襄阳、宜昌、荆门、荆州四地,其下游主要流经我市荆州区,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全省16个二级流域片区之一。近年来,我市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水资源、守护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沮漳河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跨地区、跨部门协调难度大,沮漳河流域统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联动机制,影响了治理效能的发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执行省委、市委关于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的决策部署,保护和改善沮漳河流域生态环境,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荆州市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

条例于2024年8月29日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9月26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九章五十三条,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水资源保护与安全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保障与监督、区域协作、法律责任和附则,为推进流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守护“一河清水入长江”提供了法治保障。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流域综合治理

去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条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沮漳河保护与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坚持“四水共治”、发展共享。在立法目的上,明确了“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在适用范围上,将沮漳河干流及其支流形成的集水区域所涉及的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马山镇、川店镇、李埠镇列入适用范围;在保护措施上,强调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各项具体措施坚持从河流本体到对整个流域进行规范。

同时,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条例明确了沮漳河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主体和主要内容,规定了流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内容。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条例规定,政府应当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沮漳河流域绿色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保护措施

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我市沮漳河流域保护的实际情况,聚焦生态流量保障不足、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等问题精准施策。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条例从水资源使用、水量分配、生态流量管控、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工程安全管理、河道管理等方面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据批准的沮漳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明确相关河段和控制断面流量水量、水位管控的要求;科学确定沮漳河干流及其支流的生态流量管控指标,核定沮漳河流域水电站、水库等水利工程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条例针对我市处于流域下游且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一是健全水质监测网络,规定在沮漳河流域县级行政区域交界处、主要入河口设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定期监测并发布监测信息。二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明确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规定政府应当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和循环利用,水产养殖者应当采取措施或者建设与其养殖规模相匹配的尾水处理设施,禁止排放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水产养殖尾水,并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加强流域磷污染防治,规定政府应当制定总磷污染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禁止在沮漳河流域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并设置了相应法律责任。

——坚持协同联动,推进“一河共治”

沮漳河全长320.5公里,流域面积7290平方公里,上游东支漳河、西支沮河发源于襄阳保康县,流经荆门,在宜昌交汇形成沮漳河干流,最终于荆州临江寺汇入长江。一河流经四地,而襄宜荆荆对沮漳河的功能定位、保护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要携手共护一河清水长流,区域协作势在必行。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将沮漳河流域保护确定为襄阳、宜昌、荆州、荆门四地协同立法项目,从立法层面建立对沮漳河流域统一管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沮漳河流域“一河共治”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湖北省首次针对二级流域片区进行的协同立法,也是我市继《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后参与流域协同立法的又一生动实践。

作为协同立法项目,条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健全沮漳河保护的协调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下,四地条例从结构到内容全面对接,在立法理念、框架结构、保护措施、区域协作、法律责任等重要制度设计上保持了高度一致,推动沮漳河流域保护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

条例专设一章“区域协作”,明确了跨行政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和具体措施,包括协商建立沮漳河流域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沮漳河流域监测网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健全水环境突发事件预警和协同处置机制;建立协同执法机制,推进联合调查、联合执法;探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建立人大监督协作机制,协同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