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一封串起陈志远与父亲陈潭秋情感连接的“托孤”信,一封更加坚定90后“爱心小胖”骆群曙志愿服务初心的家书。10月15日晚,长江大学校本特色思政公选课《信·荆楚》第二课,带领大家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
长江大学校本特色思政公选课《信•荆楚》第二讲“光的方向”,通过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与儿子陈志远,这样一对从未谋面的父子,相隔近90年的两封信,深情讲述陈潭秋父子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的一生。整堂课将红色书信、家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在场师生感悟红色书信中的家国情怀和革命信仰的传承。
长江大学校本特色思政公选课《信·荆楚》教研室主任郭辉介绍:“通过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在老师的分享中,找到自己的信仰,最终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仰,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于中国未来的信仰,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一封托孤信,成为鼓舞陈志远不断前进的动力;一封父亲的家书,也让90后青年骆群曙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不断突破自我。专程赶来参与本次公开课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派驻罗田付家庙村驻村第一书记 骆群曙,用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鲜活地分享了他从受政府资助的山区儿童到长大后反哺家乡,用青春和汗水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派驻罗田付家庙村驻村第一书记骆群曙介绍:“《信·荆楚》思政课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指明方向,也为他们提供奋斗力量。希望他们能够奔赴基层,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有志青年,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
长江大学校本特色思政公选课《信·荆楚》第一季共8次课程,将围绕信、忠、爱、仁、诚、义、孝、廉8个主题,向学生们解读共产党员英雄模范的红色书信。课程自开课以来,不仅赢得了本校师生的广泛好评,也吸引了省内外高校前来学习。
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灵介绍:“课堂形式非常好,特色非常鲜明,课堂非常饱满,我们深受启发,回去后我们将推广这一模式,再结合本校实际,打造一个符合地方实际的的课程,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好学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