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
近年来,荆州市人社局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方位擦亮“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国字号品牌,引领人才集聚,持续优服务、惠民生、促发展,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荆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铸造人才市场服务“荆州模式”
就业不易,良才难寻。
1997年,经国家部委批准,荆州市成立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
今年初,荆州市推动该市场“提档升级”,与湖北江汉平原(荆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合署办公,延伸市场服务触角,逐步覆盖全市139个乡镇(街道)就业创业服务站、413个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点、37个零工驿站,形成城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服务圈,打造“全覆盖”“个性化”“推送制”人才市场服务“荆州模式”。
在拓宽市场服务的同时,建设市场数字化运行平台,整合高校毕业生档案服务、就业创业等服务事项,实现人才服务“一网通办”。
“希望我能将所学知识回馈家乡父老!”10月31日,荆州市人才招引团赴北京理工大学专场招聘会上,58名硕博人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该校应届毕业生孙然说,希望回荆州工作,助力家乡发展。
今年以来,该市场共举办春回校园、职引未来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5场,提供岗位8.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7万人。建立“石南华安”跨省就业联盟,开展区域合作。实施“能人返乡”工程,已累计扶持返乡创业4.6万人,推动创办市场主体6.8万个,带动26万余人就业。
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共进”
如何将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做强做大?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齐心助力,协同发展。
近年来,荆州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省内外人才市场等的协同联动,推出一系列引才留才举措。
在政策上,先后出台《关于在中心城区九所大中专院校设立“人才就业服务站”的通知》等措施,在人才留引、人才评价、就业创业等多个维度实现政策创新与突破。
在平台上,努力搭建高校、企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成果转化。目前,在各高校设立人才就业服务站17个,服务高校毕业生54000人次。今年以来,共签订18项校企合作协议,举办成果供需对接活动12场次。
在模式上,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联合荆州模式,推广“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办学模式,推进学徒制人才培养,累计建设实习基地152家,达成“订单班”意向35个,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18个。
在服务上,围绕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促成10名专家借科技服务企业。与企业需求深入对接,开展2024年博士后“揭榜领题”,荆州共征集张榜需求11个,项目计划总投入达5440万元。
绘织人才双向奔赴“生态画卷”
“荆江人才码”上线,建设“人才大厦”“人才公园”……
近年来,荆州市依托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以智能化为手段,全力打造线上人才(企业)服务“一站式”平台,已完成132人次人才认定审核,143人次公共租赁住房(金凤人才公寓)申请,发放人才津补贴671.2万元。
以就业化为指向,全市共培育33个劳务品牌,18个已入库省重点劳务品牌资源库。指导企业开展“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选聘首批26位创业指导专家,给创业者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实施创新创业大赛,掀起“以业竞才”热潮。
以品牌化为目标,开展“创客青年说”等人才活动,提升城市热度。围绕市场,挂牌“人才大厦”,依托市场,建设“人才公园”,推动成立荆州市人才集团,以“如沐春风”的人才生态换来“近悦远来”的人才画卷!
展望未来,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将进一步推进人才库建设与智能服务平台对接,促进优势资源助推企业发展,服务脉络延伸至乡村、社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贴心的服务,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