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沙市区立足群众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实事,全方位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在沙北实验学校多媒体教室,九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头戴耳机,紧盯电脑屏幕,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英语听说模拟考试。同学们根据考试要求进行口语表达,计算机自动录音,英语听说考试由计算机自动评分。从一块黑板、一方讲台,到不断丰富的数字教学应用场景,让同学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且“学得好”。
沙北实验学校九二班学生朱芯慧说:“多媒体的人机对话可以提高我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让英语变得更加有趣味。”
教室里,联网的电子大屏可以随时调取优质课件资源;操场上,智能体育设备让课间十分钟更加有趣;打开手机,各种校园数据信息一应俱全……智慧校园,科技感满满。近年来,沙市区在教育发展道路上先行先试,先后投入43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局的网络与设备全覆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沙北实验学校副校长肖茜介绍:“由学科教研员领衔构建了17个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理论,每个学科提供了3-5个与之对应的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技术应用、设计意图五个板块,指导教师们将信息技术与常规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持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更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一直是沙市区努力的方向。今年以来,沙市区新改扩建学校7所,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等4个实验区创建有力,全省首次命题中考质量居全市第一。下一步,沙市区将巩固“双减”成果,加快沙市二中太岳校区、北三小世茂云筑校区等项目建设,加强数字赋能教联体建设,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近年来,沙市区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升档提质,在全市率先探索建设“联合病房”,健全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畅通了服务辖区群众健康的“最后一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前段时间,69岁的林孝风因中风在市一医住院,病情稳定后,家人将她送到市一医与沙市区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的“联合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市一医医生每周都会到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林孝风的治疗情况,并根据她的身体状况给出治疗建议。
患者林孝风的家属张德兰说:“在这里做电疗、扎针、按摩器材都是全的, 一医院那边的主任、医生每个星期都会来两到三次查房,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护理管理怎么样,有一次我们病人发烧,半夜一医那边的医生都打电话来问我们情况,现在康复情况蛮好。”
目前,荆州市一医院、三医院、中医院分别与沙市区1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联合病房”,共收治下转住院患者426人,累计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85万多元。
沙市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公共卫生总师柳斌介绍:“下一步,我们通过联合病房的建立,以市级医院专家查房、座诊、培训、质控等方式为契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深化沙市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沙市区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沙市区为群众福祉加速奔跑,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连续三年新增就业人数超万人;医保经办服务覆盖全区;创办“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30个;打造“荆颐幸福食堂”50个,“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同时持续丰富文化体育生活,成功举办“村超”足球联赛等活动,助力“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荆马”圆满举办。沙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总体满意度排名全市前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沙市区将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补齐民生短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共建共享发展,以实际行动书写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记者:严欢欢、胡嫚嫚、胡威虎/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