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90后”新农人回乡创业 种田尽显“科技范”

近日,石首市曾威家庭农场内机声隆隆,一台旋耕机正在田野里进行机耕田作业,为今年的播种做足准备。驾驶舱内,全神贯注的驾驶员正是农场的负责人——曾威。

走南闯北,点燃90后的兴农梦

曾威,一位1991年出生的年轻农机手,却积累了长达15年的农机操作经验。早在2009年,他便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购置一台收割机,开始了跨区域作业。那些年,他走南闯北,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曾威,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变迁。记忆中,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下的是一片片荒废的土地。然而,在广东等地,他看到了良田万顷、稻浪翻滚的丰收景象,这深深触动了他,也点燃了他心中的梦想——让家乡的荒地重现丰收的画卷。

2013年,曾威毅然决然地在家乡流转了1000亩土地,满怀希望地种下了水稻等常规作物。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第一年便亏损了20多万元。面对挫折,曾威没有气馁,他说:“那时候,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在第二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从此,曾威家庭农场如同插上了翅膀,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700多亩种植面积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农机种类齐全,实现高效生产

早年驾驶收割机的经历,让曾威深切地体会到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成立家庭农场后,便热衷于农机作业培训,不仅熟练掌握了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的使用方法,还精通了无人机等现代农业装备的实用技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能农机手”。

随着农场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农场购买的农机设备日益增加。这些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农场逐渐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如今,农场的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率已超过90%,节省人工高达80%。曾威自豪地说:“现在,通过使用机械设备,一个人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轻松耕完一亩田。”

前年,曾威更是将科技融入农业生产,为一台旋耕机配备了北斗系统。只需输入田块信息,系统便能自动规划作业路径。北斗导航终端的高精度定位功能,让旋耕机在作业时能够避免重复劳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作业质量。

在农场的车库里,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设备一应俱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曾威还牵头成立了石首市丰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内拥有农机100余台,为全市提供无人机飞防服务,年覆盖农田达20万亩,其他农机类服务可实现年覆盖农田8万余亩,为当地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巧”种蔬菜,红薯尖畅销石首

自2016年起,除了种植油菜、黄豆、小麦等传统大田作物外,曾威瞄准了石首本地蔬菜市场,开始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种植规模从最初的25个大棚逐年增加,扩展到了120个。

走进农场的大棚,一垄垄红薯尖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些红薯尖是武汉农科院精心选育的新品种,口感丝滑细腻,品质上乘,且早熟优势明显。曾威介绍,春节期间,海南红薯尖供应逐渐减少,而湖北本地传统种植的红薯尖尚未上市。他的红薯尖正好错峰上市,占据石首市场九成以上的份额。

不仅如此,农场还选种了能够抢早上市的辣椒和水芹菜品种。曾威凭借“春提早、秋延晚”的种植策略,实现了蔬菜种植的高效收益,单个大棚的平均产值约为7000元,市场行情向好时,甚至可达1万元。

然而,2024年年初的一场雪灾给农场造成了巨大损失,所有大棚均遭损毁。面对困境,曾威没有退缩,迅速重建大棚,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他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升级设备,打造品牌,同时新建60个高标准大棚,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向长沙等大城市拓展市场。

从传统种植到机械化生产,再到设施农业,曾威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他说:“年轻人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希望自己在农业上扎扎实实地干出一番成绩。”记者:张红芳

部分图片来源:湖北日报农村版

(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