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上月底,《湖北省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沙市区锣场镇全省排名30,位列荆州市第一。
百强镇是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等主要指标的综合大比拼。荆州第一强镇,缘何“花落”锣场?连日来,记者走进锣场,一探究竟。
强经济 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货车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走进沙市区锣场镇各个重点项目现场,处处都是激昂奋进的建设场面。
沙市区锣场镇产业园区航拍图
荆州九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1000吨汽车和节能家电高精度零件生产线项目正在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江瀚新材功能性硅烷及中间体项目4个主体车间已全部完工投入试生产,投产后可形成年产6万吨功能性硅烷产品、3万吨中间体的生产能力,实现高端硅烷产品再扩能……
去年以来,锣场镇不断刷新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新签约项目全年目标任务30个,完成4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完成30个。新履约完成39个,亿元以上开工项目28个。
项目为何如此之多?建设速度为何如此之快?用脚步到一线丈量,可以找到答案——
锣场镇党委政府聚焦项目建设全链条服务,紧盯项目谋划、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环节,通过“轻装上阵”“拎包入住”模式,有力确保招引项目落地快、投产快、见效快,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科学集约用地“双赢”。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保障,加快用地报征、拆迁、平场等工作,抓好水、电、气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在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做好配套服务,推动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锣场镇“四上”企业总数突破120家,入园企业突破200家,中通物流、韵达物流、九菱科技、东江金属、银都集团、赛瑞能源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户、投产。新材料新医药、智能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2+1”产业格局气势如虹。
2024年,锣场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7亿元,同比增长23.84%;完成工业投资24.99亿元,同比增长40.8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亿元,同比增长7%。
促振兴 绘就田畴沃野“丰景”
锣场镇向阳村向阳花农业生态产业园垂钓园内,鱼塘粼粼波光与蓝天白云相映,垂钓者列坐一排,手握钓竿、调鱼漂、挂饵料,静心等待鱼儿上钩。不一会,三四斤的肥鱼便开始争相咬饵,不少钓友收获颇丰。
向阳花农业生态园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草地。向湖村党总支部书记高万才介绍,以前受水源、种植生产力低等影响,该村7组200多亩地被闲置。2019年,村里引进湖北万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滩涂草地进行现代农业改造,建成集观光、采摘、垂钓、农业科普、乡村民宿、研学教育等项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城市近郊居民周末短期休闲旅游地,实现闲置土地“变废为宝”。
近年来,锣场镇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特色文旅、四季采摘产业。目前,在长湖渔果共享基地、向阳花农业生态产业园、十亩田金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下,已流转土地300多亩,吸纳村民就业200多人,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向湖村、长湖村、锣场村、高阳村先后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正快速推动锣场镇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惠民生 奏响宜居幸福“乐章”
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是百强镇的主指标,也反映着小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长湖村鸟瞰图
“走,一块领孩子去法治文化广场散散步,让孩子们从小学法、懂法、知法。”随着锣场镇法治文化广场的建成,这句话成了花台村村民每天饭后的口头禅,这个广场也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放松休闲、普法学法的好地方。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发现,家门口新增了公共活动空间,配备了健身器材和休闲设施,精神文化生活更富足;教育、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民生实事落实落地;社会治理强了,百姓安居乐业;污水管网建设、道路系统提升、房屋立面改造等项目,让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屋场会、村民座谈会等活动,让大家主人翁意识更强烈……
既要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也要人民生活的高品质。近年来,该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织密民生网底,增进人民福祉,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踔厉奋发争朝夕,笃行不怠勇向前。奋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跑道上的锣场,未来可期。
(记者:周蓉、陈丹 通讯员:康凌、陈思其/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