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交通“智慧”升级助力城市更畅通

江汉风报道:市区主要拥堵路段行驶速度提升14.65%、拥堵指数降低11.03%、全天平均车速达到36.76公里/小时……2024年,荆州交警以智慧交通建设为契机,探索交管现代化路径,据大数据统计,市区主要拥堵路段拥堵指数与行驶速度与同期相比,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学苑路,为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南北向的交织路口流量情况不稳定,受影响因素较多。为提高学苑路(东环路-御河路段)的通行效率,荆州交警在此处设置了绿波带。但根据传统的方案设计,再完善的方案也不能满足实时的车流量变化。“有没有更加灵活的方案呢?”荆州交警通过雷视设备采集的数据,绿波协调与感应控制的有效结合,实时调整信控方案,让信号灯“学会了思考”,大幅提高道路通勤效率。

近年来,荆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逐年上升,为提升通行效率,荆州交警启动了中心城区“数字荆州·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着力实施交通信号优化提升工程。2024年,荆州交警共完成627个路口信号灯100%联网,确保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这个“大脑”对路面基础交通设施这些“四肢”的控制,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东门,是荆州城进出城的一条重要通道,高峰时极易拥堵。荆州交警在多方调研后,采用“一点一策”的方式对路口周期、绿信比、相位相序等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采用“小周期、快循环”的方式,设置工作日早高峰周期为90秒,并与上下游路口建立协调控制,消除路段排队回溢,优化出行体验,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在西进口设置可变车道,实现左转和直行的车道功能切换,提供更灵活的道路使用方式。

新北门片区,尤其是人民路相关路段,一直是影响城内拥堵的关键节点。荆州交警启用了“区域优化提升工程”,对瓶颈路口采用二次放行,协调控制。优化后,路段平均行驶速度由19.27km/h提升至34.37km/h。

2024年全年,荆州交警智慧交通建设团队制定配时方案4800余套,调整配时方案2.5万余次,精耕细作“配时跟着流量走”。同时,优化了沙北、荆北、古城、文旅、城南等8个片区配时方案,高峰期主要拥堵路段拥堵指数降低11.03%。

荆州交警通过引入非机动车优先过街、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优化等待区布设、连续过街通道及通行空间再分配等措施,相继实施了23处精细化路口的改造,36处重点路段治理。

(记者:佘海艳 通讯员:杜天/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佘海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