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荆州航道测绘中心护航航道安全

江汉风报道:近日,长江荆州航道测绘中心工作人员在凛冽寒风中奔赴腊林洲和瓦口子航道整治建筑物现场,开展水深测量工作。此次任务旨在补测多波束系统和无人机航测未能覆盖的浅区测量,为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评价提供可靠的地形数据。这是新春复工后的首次测量任务。

春节前,测绘中心采用“无人机+多波束”协同作业模式,高效完成部分航道整治建筑物数据采集工作。无人机通过高空航拍获取整治建筑物的陆域地形与周边环境数据,而多波束则精准测量水下地形,两者结合实现了“空水一体化”的全方位数据采集。然而,部分浅区因水下乱石密布,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传统测量船难以进入,需使用无人船完成浅区测量。为确保航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测绘中心在新春复工后第一时间组织补测任务。此次补测将为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维护提供关键数据支撑,进一步保障长江干线航道安全畅通。

清晨八点半,测绘团队已抵达现场。江面寒风刺骨,气温低至零下,但工作人员热情不减。操作员仔细调试无人船设备,确保其在高精度模式下稳定运行。无人船缓缓驶入目标水域,开始对浅区进行补测。

“我们需要反复校准设备参数,确保数据准确。”操作员陈延池说道。尽管双手冻得通红,他依然全神贯注地盯着遥控终端,实时监控无人船的航行状态和数据传输情况。

此次任务中,船员与测绘人员紧密配合,展现了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船员负责无人船的投放与回收,确保设备安全;测绘人员则专注于数据采集与分析。“虽然天气冷,但大家干劲十足。这是我们新春复工后的首次任务,必须开个好头!”年轻航道员石小龙笑着说道。他们的默契配合,为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补测任务中,无人船再次展现了其高效、精准的测绘能力。搭载高精度定位系统和单波束测深仪,无人船可在复杂水域自主航行,实时传回水深数据。相比传统测量方式,无人船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无人船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完成测量任务,尤其是在浅区补测中,它的优势更加明显。”测绘中心现场负责人袁苗介绍道。

此次补测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为航道整治建筑物年度查勘扫测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也为新春复工后的航道维护工作开了个好头。未来,航道测绘中心将继续深化无人船等新技术在航道维护中的应用,为“畅安优智美”现代化航道建设注入新动能。

记者:董浩 通讯员:周再文/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董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