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实验小学教联体建设:教育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江汉风报道:“现在我们的校园完全变了样,不仅有了新的教学楼,而且书记、校长轮流在我们校区办公,常态化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11月26日,荆州实验小学城南校区盛小姗老师感叹,学校变得越来越好。

这是荆州实验小学教联体探索优质均衡发展路径的一个重要缩影。2017年起,荆州实验小学合并原荆州市草市中学、原荆州区新风小学、原荆州市东门小学,新建实验小学荆北校区,组建成荆州实验小学城中校区、城东校区、城南校区、荆北校区、黄金堂校区等“一校五区”融合型教联体。

“教联体”自成立以来,实行“线块管理、六同发展”管理模式,实施“八化”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教育发展之路,实现了“一校五区”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行“线块”管理抓实共谋共管

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在应对教联体多校协同运作时易现壁垒,荆州实验小学教联体创新推出“线块”管理架构,打破校际行政隔阂与资源流通阻碍。

于“线”上,学校设置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五大职能中心,依教学、德育、后勤等关键职能精准设专线,各条线贯穿教联体各校相应部门,犹如神经网络,搭建起快速指令传达、经验分享渠道。教学线上,教研组组长、年级长化身“线长”,定期组织线上集备、教学研讨,从课程导入到难点突破技巧,细致打磨每教学环节,以统一高标准教案供成员校借鉴优化;德育线则围绕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心理健康等主题,策划系列联动项目,编织覆盖全体学生的品德培育网。

在“块”管理维度,学校以每所校区为单位,明确一名执行校长,组织本校区的日常工作,直接对校长负责,并依校区地缘分布、发展基础分板块,赋予板块自主统筹权,兼顾各校特色与区域协同需求。城中老校侧重历史文化传承与社区联动,城郊新校挖掘周边自然、科技资源开展特色实践,板块内校际轮岗交流频繁,管理人员深入彼此校园,针对校园安全管控、环境优化共商方案,在人事、财务等管理事务上形成联动互补,攥指成拳提升管理效能,让每所学校于紧密协同节奏中找准定位、焕发活力,实现从“各管一摊”到“共谋一盘棋”蜕变。

推行“六同”发展落实共建共享

教联体根基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六同”(管理同模、师资同配、招生同步、育人同一、资源同享、建设同标)发展策略恰似坚实梁柱。

“师资同盘”首当其冲,通过打造师徒结对、教科研共同体、网络大教研等多元形式,盘活人才资源“一池春水”。荆州实验小学制定教师发展五年规划,倡导教师‘水滴’精神,科学构建了‘名师带骨干、骨干带新秀、主校带分校’培训体系,锻造了一支代际特征鲜明、中坚力量雄厚的‘上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汇集骨干教师,打造教科研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中心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引领作用。全面实施网络大教研活动,广泛开展教师“以课交流、以研分享”活动,促进全体教师协同发展、同步成长。

“教学同步”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构建云端课堂,同课异构、同步教研常态化,校区之间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迎刃而解。数学同步课堂上,相隔甚远师生借屏幕互动,复杂公式推导、解题思路碰撞实时进行,课后共析教学得失,优化教学流程;语文教学借同步阅读、写作计划,共享经典书单、习作素材,同评共改作文,拓宽学生文学视野。

“资源同享”整合硬件与软件资源,优质教学课件、试题库线上共享;“活动同办”融校园节庆、社团活动于一体,科技节、艺术节汇聚各校创意,学生跨校组队、同场竞技,切磋技艺、增进友谊;“评价同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学业测评、综合素质考量依统一尺度,兼顾校际差异,以评价促教、促学,保障教育质量均衡“不掉链”。借“六同”之力,优质教育资源如源头活水,润泽教联体各校,填平校际发展“沟壑”。

完善“八化”机制实现共治共促

稳固高效教联体,长效机制是“压舱石”,实施党建工作标准化、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安全管理精细化、德育教育序列化、教学工作规范化、教师发展专业化、行政管理制度化、后勤工作流程化等八化机制有利于加快推进学校建设,筑牢治理根基。

党建工作标准化围绕“业务骨干争入党,共产党员争示范,基层组织争先进”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百舸争流”党建工作模式,凸显党建工作品牌。

行政管理制度化,以章程、制度“立规矩”,规范办学行为、财务审批、人员考核流程,权责明晰,按章办事,校际协作有章可循。

后勤工作流程化,深化“学校食堂保障学生服务不到位”工作专项整治成果,规范食堂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德育教育序列化,同时鼓励校际“和而不同”,一校一品牌,传统项目与新兴特色齐放,于协同底色中绘就多彩教育画卷。

……

荆州实验小学以“八化”协同运转,驱动教联体稳健前行,迈向教育治理现代化新征程。

荆州实验小学教联体在“线块”管理、“六同”发展、“八化”机制交织发力下,正打破校际“围墙”,整合资源、凝聚人心,于融合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让优质教育之光普照,为万千学子梦想续航,也为区域乃至更广范围教育协同改革,呈上可鉴、可学的鲜活样本,助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愿景照进现实。

(记者:解慧 通讯员:周家贵/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解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