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从监察智慧化转型,到劳动者一站式维权,从就业服务精准“大提升”,到23℃人社服务……近年来,荆州市以深化人社领域改革为抓手,通过智能化、协同化、精准化服务,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其中3个先行改革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地区名单,成功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防范风险、优化环境注入新动能,逐步让企业和市民获得满满幸福感。
转型:智慧监察从“灭火”到“防火”
“感谢政府,这么快就帮我追回工资!”近日,在洪湖一工地,热泪盈眶的李师傅能“成功讨薪”,得益于洪湖人社打造的“扫码即达、触屏可办”立体化维权网络、“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维权通道。
如何化解欠薪风险?洪湖市依托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法院、住建等11个单位数据资源,动态监管9600名农民工,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分析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关键数据,成功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防火”。
筑防线、优服务!洪湖还创新研发监察笔录文书系统和电子登记共享簿,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如今,“智慧监察”助力企业合规成本降低30%,劳动者维权成本下降45%。2024年,洪湖市累计受理各类欠薪线索1256件,实现100%闭环处置。
洪湖市万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路珂说:“手机完成用工备案,系统提醒合同续签,规范、省心。”
维权:呵护权益“一站式”联动“多元化”
权益保障,是劳动者的“生命线”!监利市人社局在县级层面成立“人社+工会”裁调对接、“仲裁+法院+工会”诉调对接等机制;23个乡镇管理区均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成立4所行业性调解组织,覆盖监利95%以上企业。
多元联动,合力共施!监利还统筹多个部门,联合构建“人社+工会+法院+检察+司法+交通+N”一站式维权服务模式,通过“调裁审”衔接机制,确保无缝衔接,提升调解效率。
“感谢人社部门成功维权!帮助我们减少损失。”大勇、小勇曾在监利一运输公司工作30年,因公司未缴2008-2021年社保,他们只能以灵活就业身份自缴20余万元。监利市人社局通过“人社+工会+检察”协作机制,帮助他们一站式维权,最终公司依法支付两人养老保险损失。
服务:精准就业“15分钟”链接“跨省联盟”
“感谢村级就业服务点,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工作。”昨日,村民李勇军开心地说,他通过线上就业平台,找到满意工作,还能照顾一家老小。
2024年,石首市在45个试点村(社区)建立“党建+公共就业”服务点,村级服务点的信息被收录进了荆州就业创业等线上平台,通过大数据实现人岗精准匹配,顺利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
石首紧邻湖南省南县、华容、安乡三县(简称“南华安”),是湖南这3地的“家门口”。4地牵起手,建立“石南华安”跨省就业联盟,全方位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目前,已有1407名“南华安”人来石首就业。
“在家门口工厂做事的,多数人是村里就业困难群体。”石首高陵镇谭家洲村老党员李道珍介绍,目前,石首依托LED光电制造等业态,已建成8个“家门口工厂”,打造2个零工驿站服务综合体,在15个乡镇办区设立26个零工驿站服务点,帮助宝妈、残疾人、低龄老年人实现灵活就业。
没办成,我来帮。2024年,荆州人社部门践行“23℃人社服务”,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创新开展“局长做窗口”,受理事项和咨询855件,发现问题24个,征求意见和建议32条。
创新之“变”服务民生之“便”。市人社局局长杜道荣表示,2024年,全市升级“一窗联办”“一窗通办”,实现了关联事项 “打包办”、高频事项 “提速办”、所有事项 “简便办”的服务目标。今年,人社部门将聚焦民生需求,推进民生保障“强基工程”,不断改革创新,助力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王晓艳 通讯员:代海军、覃陆益/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