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在江陵、监利、洪湖调研

江汉风报道:3月2日,市委书记吴锦到江陵县、监利市、洪湖市调研乡村振兴、春耕备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培育壮大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整体提升产业支撑力、生态承载力,奋力打造新时代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在江陵县六合垸管理区虾稻产业“江汉大米”精深加工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现场、监利市大垸管理区现代蔬菜文化产业示范园和程集古镇,吴锦与当地干部群众、外地游客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优质稻米、特色文旅等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聚焦“长粒、优质、好吃”定位,从种源端、种植端、收购端、存储端、加工端、营销端、消费端“七端发力”,引导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生产,加快打造“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科学细致做好乡村景区及周边规划建设,系统提升景区环境综合治理效能,打造更多沉浸式和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游客体验。

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吴锦来到监利市金草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洪湖市宏缘农机合作社,实地察看水稻育秧,询问春耕备耕、农机服务等情况。他强调,要抓好春耕备耕,细化田间管理,加强农资调度供应,建设好高标准农田,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良机,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要深化农村改革,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群雁工程”,统筹“荣誉书记”、“发展顾问”等力量,培养一批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新农人”,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吴锦来到洪湖市瞿家湾镇瞿家湾村,察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了解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情况。他强调,要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登记、清查、保管、使用、处置等重点环节,坚持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发力,不断扎牢农村集体“钱袋子”,以强有力的举措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要积极探索村级资源发包、村级资产租赁等多样化发展途径,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是当前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在洪湖市瞿家湾镇瞿家湾村田园巷和监利市贾家堰闸除险加固工程现场,吴锦实地察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他强调,要锚定“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目标,持续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综合治理,全力打好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战、攻坚战。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清理“三堆两垛”“三乱”为重点,纵深推进洪湖流域“清洁家园”“清渠洁岸”行动,确保房前屋后干净整齐、河流沟渠水清岸绿。要抢抓春季水利建设黄金期,强力推进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江河湖水系连通,统筹推进生态清淤、晒湖育草等措施,切实提高洪湖水环境承载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调研中,吴锦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打造新时代江汉平原“鱼米之乡”。要坚决夯实“三农”基本盘,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抓好春耕备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荆州贡献。要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强化农业科技赋能,统筹建基地、育龙头、补链条、强品牌、拓市场,培优锻强优质稻米、淡水渔业、菜籽油、生猪四条产业链,稳步提升生产保障、加工转化、产业服务能力。要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实施排口整治提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八大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洪湖流域“清渠洁岸”“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要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等领域乱象重拳出击,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市领导李敢、韩旭、卢艳丽参加调研。

(记者:李天然、夏雨彬、董浩 特约记者:丁美华/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刘国刚)


(作者:记者:李天然、夏雨彬、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