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石首坐落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结合部,山德水韵、钟灵毓秀,一江两岸、跨江而治,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麋鹿之乡、中国江豚之乡、中国长吻鮠之乡、中国建筑防水之乡,素有“鄂南明珠玉石首”的美誉,是荆州向南连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桥头堡”。2024年GDP301.63亿元,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2025年,石首将如何厚植转型升级动能、书写生态绿色答卷,以县域高质量发展奋进建功“支点建设”新征程?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石首市委书记王敏。
问:作为麋鹿江豚珍稀“国宝”的栖息地,石首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请问王书记,石首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整体提升建功“支点建设”的生态承载力和文化影响力?
答:石首作为总书记考察荆江的登岸之地,有着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是世界唯一鲸豚类动物迁地保护成功典范。在这种背景下,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生态文旅打造为县域竞争的真正比较优势,正是建功“支点建设”的应势之举、题中之义。
一方面,我们将以高水平保护擦亮生态底色。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深化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修复,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实现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另一方面,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融合。加速天鹅洲“一环双核四区”旅游开发、走马岭国家遗址公园和桃源小镇4A创建。办好桃花季、长江半马等活动,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力争“十五五”末,年接待游客过千万人次,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问:去年,石首市以仙鹤为核心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成效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王书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仙鹤项目的推进情况和石首市以科技创新建功“支点建设”的具体举措?
答:仙鹤是全国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领域的“领头羊”,不仅填补了湖北大型特种纸生产空白,更是石首工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整体提升支点建设创新策源力的生动实践。目前,项目已经有8条生产线投入运行,预计今年产值将翻番达到近30亿元。
近年来,我们依托省级创新型县市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双平台”,实施绿色智能引领等“五大工程”,产业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显著提升。国家高新企业突破8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1家,省级5G工厂总量荆州第2。2025年,我们将统筹实施产业创新提升、科创载体提效等“六大行动”,推进双创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省科技创新联合体等科创平台建设,力争新增1家省级5G工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8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转化科技成果15项,为建功“支点建设”注入强劲科创动能。
问:市委严格对标全省“新春第一会”决策部署,发出了整体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的鲜明信号。石首将如何理解和践行会议精神,为建功“支点建设”展现担当、贡献作为?
答:石首将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守正创新、勇毅笃实,以县域高质量发展奋进建功“支点建设”新征程。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重点突破。围绕仙鹤打造百亿纸基新材料集群,依托锅圈打造水产品加工基地,紧扣光大、正峰建设循环产业集聚区,力争2026年主导产业产值达265亿元,通过三年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翻番。同时,全力助推新兴产业“拔节成长”,以通用机场为轴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力争2026年光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为未来产业异军突起打好“提前量”。
在建设江汉平原最美县城上重点突破。我们将继续巩固城市管理荆州“八连冠”成果,优化聚人口政策体系,深化教育优先发展、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和多元城乡养老体系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业,打造宜居宜业、和谐优美的魅力石首。
在深化鄂南湘北区域融合上重点突破。我们将围绕芦苇综合利用、政务跨省通办、人力资源共享等事项,深化区域内规划同编、产业同链、交通同网等“六大协同”,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样板。
问:省委将2025年作为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石首将如何升腾全市党员干部建功“支点建设”强大气场?
答:2025年,我们将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跟快的赛速度,同高的比业绩,与强的拼力量,和好的抢位次,争当建功“支点建设”先锋队、实干家。
一是争当强基提能的践行者。以理论中心组和“绣林大讲堂”为抓手,提升用创新思维、改革方法、市场手段、法治精神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为建功“支点建设”充电蓄能。
二是争当拼搏奋进的开拓者。完善“1+1+3”重点特色工作考核体系,以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提升。“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罢休”,将建功“支点建设”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是争当良好环境的引领者。深化“群腐”集中整治,严惩打牌赌博、违规吃喝乱象。深化为基层减负赋能,为建功“支点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优良政治生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