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近年来,荆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蝉联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连续3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改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建功“支点建设”、整体提升“七力”新征程上,如何找准方位路径,谋深谋细任务举措,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了荆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青松。
问:在沙市机场的航班信息表上,显示着每天全国各地飞抵荆州的航班信息。在这里,可以感知一座城市人员流动和经济发展的脉动。
答:是的,机场是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荆州沙市机场通航4年来,我们已开通了16条航线,可以直飞24个城市;去年我们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次,机场已成为荆州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引资兴业的重要桥梁。今年3月底,我们将新增1条航线、增加2个直飞的城市,力争尽快启动一期的改扩建,为人员往来提供更多的便利。
鲲鹏展翅耀荆楚。目前,荆州沙市机场已经建成了以荆州为中心点的两小时国内航空经济圈,成为荆州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些年,荆州“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赋能,突显了荆州的区位优势,而交通辐射力的增强,正是荆州提升区域协同力的坚实基础。
问:荆州市锚定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目标,将采取哪些创新性措施,如何进一步统筹联动,提升荆州的区域协同力?
答:我们将“双管齐下、内外发力”,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东西向链接汉襄宜“金三角”、南向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鼓励县市开展跨省区域合作,加速实施“四轮驱动”。一是加快推进城区领跑。深入落实《荆州市支持中心城区领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更多政策、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力争今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再提升1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二是加速县域崛起。围绕全国百强县破零的目标,厚植壮大县域“1+2”特色产业,携手打造“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全面增强荆州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要素集聚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引领能力。三是全力壮大镇域经济。大力实施“百强冲刺、百强储备”双百工程,因地制宜地推进52个工业强镇、41个农业大镇、20个商贸旺镇和15个文旅名镇建设,培育更多镇域经济“小老虎”。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聚焦“全产业链”发力,加快建设“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和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奋力打造新时代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在整体提升“七力”中,提升战略支撑力首当其冲,荆州锚定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目标,以实施新一轮“壮腰工程”为引领,抢抓机遇,聚焦“五个重大”,推动经济量级、城市能级、发展层级新跨越。
答: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领跑,力争未来五年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两个台阶,在全省总量占比达到6%。聚焦“五个重大”向上争取。积极争取荆荆高铁南延、沿江货运铁路等重大工程进入国家规划的笼子;以整体提升“七力”为目标,全力谋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资金的盘子;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为重点,力争扛回更多国家试点的牌子。健全储备、争取、调度“三张清单”,用好问由、问据、问源、问效“四问”决策法,分类推进“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接续打好投资立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