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连日来,坐落于松滋市中心城区白云路的“零工驿站”很是热闹,求职的、参观的、干活的人络绎不绝。“零工驿站”里,负责人王进峰正检查着刚“出厂”的产品质量,面对井然有序的工作场面,他对自己的决策和付出倍感欣慰。
今年4月2日,正在江浙一带考察市场的王进峰接到松滋市一家颇具规模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合作电话,表示他们有一笔来自知名品牌的大额订单,前期生产非常顺利,但是后道工序生产线无法按计划提供足够的人手,希望得到“零工驿站”的帮助,临时输送一批零工帮助完成订单。企业负责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王进峰的电话。刚好王进峰也一直在寻找“零工驿站”求变盘活的思路,这个电话给了他很大启发。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协议,开启了“零工驿站”变身“家门口工厂”的新篇章。
4月4日,王进峰火速赶回松滋,详细了解企业需求。接下来的几天,他和驿站工作人员一道买设施、添器材,把驿站变成工厂,把大厅变成车间,把会议桌变成操作台,同时对人才库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出曾经从事过纺织服装行业、有剪线头经验的零工人员,线上线下开展“点招”,很快招募了50名熟练的剪线头工人。
4月9日上午,50名工人准点上岗。听到剪刀“咔嚓”声声,看到衣服件件合格,服装企业负责人拉住王进峰的双手说:“‘零工驿站’敢做善为,快速高效,真是企业的好帮办啊!”
周边四个社区60岁以下的务工人员对“零工驿站”也是赞不绝口。马阿姨是退休不久的企业职工,退休后有过在离家较远的地方打工的经历。得知“零工驿站”招聘剪线头的工人,住在驿站附近的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很快学会了操作技能。“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做到了就业、持家两不误,还充实了退休生活,‘零工驿站’为我们这个群体办了一件大好事!”
“作为‘零工驿站’的负责人就要自我破圈,主动出击,通过思维和方法的创新盘活驿站,才能实现更充分的就业。”王进峰是一个不安现状、敢想敢干的“就业经纪人”。如今,他已和江苏一家手镯厂、浙江一家刺绣厂达成合作意向,目前正在松滋市人社部门的指导下,打造以“零工驿站”和“爱心驿站”为场所的“家门口工厂”,让灵活就业人员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不仅如此,他还一边做管理一边开直播,每场引来上千人围观。他的愿景是辐射引领松滋市23家“零工驿站”,为更多企业提供灵活、高效、专业的用工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