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文史 | 经营有方的沙市恒春茂药店

 

    恒春茂药店是解放前沙市最大的一家药店,有5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30年代前后,几乎垄断了湘鄂西一带的中药业务。笔者曾在恒春茂药店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该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现把该店的情况叙述如下,由于年代久远,文中一些地方难免与事实有些出入,敬希知情者指正。

 

    发展过程

 

    恒春茂药店创办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创办人为本市大户邓子彝。邓家系汉军旗人,四世祖邓士良还当过乾隆皇帝扶桥杆子的贴身侍卫。后来封徙荆门,在蛟尾落籍,广置田产,嗣迁沙市,以经营钱庄、典当业发家。

 

    对于邓氏开药店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开药铺不是为了赚钱,只图吃药方便,是内老板凑了4000串钱办起来的。邓家多聚居九十铺,药店也设在九十铺,招牌为“恒春茂’(以下均称恒店)。开始规模并不大。蛟尾人文敬夫医生曾在该店坐堂,一边行医一边卖药,并兼为邓氏家族治病。总之,这个药店开始时有点类似家族药房性质。

 

    恒店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施植臣任该店总管时开始发展起来的。施是咸宁人,和胞兄施朴臣原在“天祜堂”药店帮工,因邓家与朴臣有交往,邀其辞去“天祜堂”之职到恒店来,朴臣未可,乃荐其弟以代之。植臣到职后,知人善任,苦心经营,店务蒸蒸日上,是恒店事业得以发展的奠基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恒店又增设“同春合”分店。这是将南京的“陶德盛”药店连人带店一起接收过来的。这时“天祜堂”已趋没落,施植臣将施朴臣请到“同春合”任管事,吴敦五副之。这不仅清除了竞争对手,还将有才之人延揽过来,为恒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宣统三年(1911年)施植臣病殁店中,弥留之际,荐吴敦五继任。吴也是咸宁人,过去施植臣曾委吴出主渝庄,吴因道远未就,离职返咸。施不计前嫌,唯才是举,一时传为佳话。

 

    吴氏到职于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辛亥革命不久,汉口药材业因局势动荡多呈凋蔽,而荆沙财政则相对稳定。恒店未受到影响,更因药店在施植臣20年的锐意经营下,各方面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敦五又能因势利导,扩建铺面,充实零售,开拓市场,大力发展批发,加强各外庄购销业务,把恒店推向了全盛时期。到民国8( 1919),恒店已拥有资本20万银元(这是当时向太古火灾保险公司报的保险数字),全店职工200余人。外庄业务兴旺,仅由渝(重庆)、资(长阳资五)两庄收购运销申(上海)、汉(口)、(香)港等地的药材,每年就达50余万元之多。其批发延伸到湘鄂两省的20多个县、市,零售额占全市同行业的60-70%。不仅垄断着鄂西药材市场,就是在全国也颇有名气。

 

    经营特色

 

    恒店经营业务全面,它囊括药材业的行庄、字号、批发、零售、成药生产等各个方面,这是它不同于全国各大药店的一大特色。

 

    首先,恒店十分重视市场信息和进货环节。店里的一二把手亲主其事,各外庄司事皆选自职工中的能干角色。经理每日跑市场,看货进货,探听行情。总店与各分庄,一般每三日互通一次信息,详细报导市场动态。遇有急事则用电话、电报联系,故对全国药材行情了如指掌。在进货上还注意深入产区,采办地道药材;抓紧新药上市季节,冬抓根蕨类,夏初抓皮类(杜仲、黄柏、厚朴等),力争做到品种全,质量优,价格适宜。在正常情况下,恒店很少发生转手倒卖,迂回倒流的现象。遇到药材产区歉收,则相机转向其他市场,及时扭转被动局面。如有一年,浙江杭菊减产而重庆存量较多,由于信息灵通,总店急电渝庄购进。以后奇货可居,获利甚丰。

 

    其次,多形式多层次和多渠道的进货。其做法有三点:

    一是自行设庄,由渝、资、汉、申各庄就地采办。尤以渝、资两庄购进量大,除供总店批、零及成药需用外,还大量远销申、汉、港等地。资庄每年收购上万件,大宗有续断、独活、术瓜、当归、牛夕等。经恒店加工的庄口货,质量过硬,底面如一,在申、汉都是抢手货。

 

    二是委托各产区行庄代购代销。恒店在全国各药材集散地如湘潭、常德、西安、万县、广州等地,均委托固定行庄代理,如湖南、江西的枳壳、红枝、土苓、白术;贵州的朱砂、雄黄、信石;西北各省的黄芪、羌活、党参、甘草等,均从产地购入。同时也代销渝、资两庄及当地收购的产品,如莲须、夏枯球每年都有一定批量运销广州。

 

    三是保持收购当地出产药材的三条渠道。一条是直接与产地小商贩挂钩。如半夏,沙市郊区杨场、观音寺有产。每年产新之前,这些小镇就有经营人来洽谈,订好口头契约。一到上市季节,恒店即派人下乡,与经营人联系,按每日收购量,付与现金,待收足加工成品后交货结帐,按3%付与佣金。每年市郊所产一二百担半夏,都是通过这条渠道购入的。第二条渠道是委托周围各县较大批发店代收当地土产药材。如蜂蜜、蜈蚣、银花、桔根、苍术、射干等,多从松滋、钟祥、荆门、当阳、远安等县一些出产地区收集运来,为数颇大。第三条渠道是直接向药农收购,这只限于青草药一类。如市郊种植的紫苏、益母草、大、小蓟草药,每到采新季节,即有专业药农来店联系,按需要量采交鲜品,恒店则切制加丁贮藏,以供零售及部分小药店需要。这些遍地出产的普通青草药,在一般情况下,大型批发店是不大量经营的,一般都是自采自用。唯有恒店不嫌区细,不计厚利,“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这乃是其大特色。还有配方汤剂必需的鲜芦根,亦有专人采掘,干枯者弃置不用。蟾酥是在每年端午节前几天,由太师渊药农按约捕来大批活蛤蟆,在店内挤浆,派专人监取,以防掺假。

 

    第三,搞好内庄批发业务。恒店设内庄批发,这是整个业务经营的中心环节。它东起天门、监利,西迄宜都、长阳,南抵湖南益阳、汉寿,北达南漳、宜城,形成以沙市为中心的巨大批发网。涉及鄂、湘两省20多个县市,大小往来户多达五六百家。其批发业务约占70%左右,它取得这一优势的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靠品种齐全取胜。上面讲过,无论是常用药,还是冷僻货,该店从不缺“味”,这也是恒店经营批发的一大特色。当某一品种市场紧俏,库存量少,恒店既能优先满足基本客户,又能注意合理少量分配,力争在‘全”字上做文章。该店开票员颇能注意市场信息和药店家底,因为一次卖空或被别人“挖眼睛”(挖走),就会遭到管事的严厉批评,甚至有丢饭碗的危险。恒店折零批发,货分高、中、低档,依质定价,任客选购。故常以质优价廉赢得信誉,击败对手。如本世纪30年代,耿济川于中山路开设“同仁”药店,资本号称30万,一时声势颇壮。但恒店集中渝、资两店采办来的川货,以微利甚至不加差价批售,不到三年时间就斗垮了“同仁”。

 

    二是铺店实行赊销,以延伸基点。恒店实行赊销的对象不分对方是批发店或零售店,只在执行中掌握分寸。零售店多为信誉可靠的老来往店,每年春节后,这些店的老板都亲自来办一批足货,有的全部赊销,有的部分购销。当然资本雄厚、不赊销的也不少。这样就等于恒店延伸了一些分店,大大增加了销售。

 

    三是发给脚夫回扣,兜揽生意。恒店给脚夫3%回扣(这是抗日战争后兴起的),让他们帮忙拉生意。那时交通不便,距沙市较远的集镇,专门有一批脚夫代客办货,他们一来就是一批购货单。只要与他们拉好关系,生意就越做越好。

 

    四是服务周到,取货迅速,以此吸引顾客。俗语说,顾客是“衣食父母”,恒店深得其中奥妙,对所有顾客均派有专人侍候甚至连陪嫖看赌这样的勾当也干。迎进送出,积尽奉承之能事。对于脚夫,也免费供应食宿,以此笼络买主。对营业员则要求极严,整个批发部20个员工,每日接待往来户四五十家。这里面的中、小主顾,一般都是头天下午交货单,第二天取货,也有早交晚取的。大的主顾,一买就是一二十件(品种一二百个,多为拼件),交货时间也不会超过三天,其工作效率之高,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第四,重视门市零售业务。门市零售业务是恒店的一大窗口,着力经营零售是它的一贯宗旨。早在清未民初,随着外庄批发业的发展,门市零售业务也日益兴隆。民国10年(1921年)扩建成双铺面,规模宏大,屋宇轩昂,店房设备,富丽堂皇。全堂招牌均出自清末翰林松滋人陈光藻之手,仅润笔费就花去300两银子,新铺面落成后,又从上海购回“十月怀胎”的模型,陈列于店堂,以扩大影响,果然,慕名者纷至沓来,尤其是秋收后,周围各县农民结队来店购买丸药及针剂等,人如潮水,内外几层,把两边柜台围得水泄不通。

 

    零售是稳赚钱的生意,历来管事者有句口头禅:门市是“敷缴”的(即维持全部开铺的)。民国25( 193 6)前后,门市每年的零售额约24万元,可获纯利7.8万元。当时店里上百个店员的工资、福利约需4.5万元,再加上股东及管事等的平时开支,总计7. 8万元,门市的获利正好用来“敷缴”,  而外庄及批发所得的利润则为恒店的纯利收入。

 

    恒店的门市部分为两柜,一为饮片,成药柜;一为参燕,细货柜。经营品种达1000多个,因此荆沙一带城乡有“抓不到药到恒春茂去抓”之说。事实上恒店也确能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饮片以夏季销量大,成药、参燕是秋后需要多。门市还设总管1人,照看店堂,并负责核对药物。药是一味一包,分量实足,外加套包。每味药的包装纸都印有说明文字,标明药性功能等,便于病人服用。店里在夜里有人值班,通宵售药。

 

    第五,注重药物质量。恒店是前店后厂(作坊),各色饮片,巾成药都是自己加工泡制。较出名的中成药有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灵宝如意丹、八宝光明散、参桂鹿茸丸、十全大补丸等。特别是1929年巴拿马博览会,恒店送去展览之“莲芯”,以装璜好质量高(能长期保持新鲜)而获奖;所配制之“佛手霞酒”也很不错,荆沙地区的美国天主教神职人员回国,多带回作为礼品赠送亲友,故在美国也有一定名望。这些药品虽是手工操作,但工艺精湛,质量过硬,素为医家、病者所称道。究其原因:一是选料认真,饮片选自道地货,上档切制,宁缺勿滥;二是操作工人技术精良,制作一丝不苟。该店的丸剂师阎绍轩就专长高档药丸配制,经他配制的“紫雪丹”呈紫红色,松散地凝结在一起,状似初降之冬雪而因之得名。阎的制药技艺高超,他用水泛的“灵宝如意丹’,小如芥粒,匀净一致,光泽照人,比别家产品都好。

 

    操切饮片师傅分头刀,二刀。头刀切“拈子货”如拈半夏、玄胡、玉金等;二刀切“把子货”,如柴胡、防风等。所切饮片讲究形、色、气、味,四者缺一不可。且对原药的洗、浸、润、煮等各道工序均有严格要求。本世纪20年代中期,恒店的“拈半夏片”“玄胡片”参加过申、港中药饮片质量展览,并获好评。炮炙技工陈谷文,干炮炙工作近50年,经他炮炙的饮片,无一不合法度。如甘草、黄芪抓起来可凝聚一起,抛开则片片散落,色黄、声脆、香味浓郁。

 

管理制度

 

    恒店的管理制度,基本上属于封建性质。它从开始即搞所谓“领东制”。设总管事1人,对店东负责,每年向东家报一次帐。所有店务、人权、财权都集中在管事手中,东家很少过问。还授权管事对邓家吃药用钱作出规定。随着恒店业务的不断发展,管事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王克明掌权时,店东邓氏要想安排人进店,或动用一点资金,都有一定定困难。

 

    这种权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分红制”而产生的。早在施植臣任内,就把红利分成“资本股”和“人力股”两部分,力争各占50%。人力股50%又分作10份分配。人力股最高的可占总利润的5%,或人力股的10%,这只有管事方可享受此待遇。其余则从1厘至6厘左右不等,只不过折合总利润0.5%3.5%,或人力股的17%。这种分配全凭资历、职位、能力而言。人力股叫“干股”。“干股”也可变为“实股”(资本股)。因为享受干股的都是管事集团的一小部分人,他们职位高,待遇优厚,且年年分红,积久愈多,留存帐上。到一定年度,就可变为实股。恒店后期从邓氏独资嬗变为多姓股份,其源盖出于此

 

    恒店这种人力分红制,在开创初,对奖掖人才,改进经营,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是它只限于上层少数人的圈子内,对地位低、收入少的广大员工,不过是可望不可及的镜花水月而已。纵观恒店近百年的历史,从没有一个下层员工拿到过人力股。相反,管事者却凭借手中的权力,对东家“瞒天过海”,后期的管事多搞两套帐以欺骗东家,同时对店员也任意剥削;他们自己可以预取预支,其实际收入大大超过分红所得。如吴敦五在任17年就购置房屋五大间,开“正大”酱园一家。第三任总管事黄敬夫,一年支用1万多银元;他在枝江蓉市还开了一家“黄保元”药店,在恒店购货从不交付现款,累计欠恒店款7万多元。每一个登上经理宝座的人,无不大发其财。这种封建管理的 “人力分红”制度,丝毫不能改善工人生活待遇,反而扩大了贫富差别,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

 

获得新生

 

    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劳资双方矛盾加剧,店主经营不力恒店江河日下、困难频临。“七·七”事变后,大部分国士沦陷。恒店各埠分庄,大多呈停顿状态,丢失药材,为数甚巨,货物来源断绝,批发渠道阻塞,业务几乎无法开展。1938年秋,分店“同春合”遭敌机轰炸,屋毁人伤,损失惨重。l 940年沙市沦陷 ,总店虽侥幸保存下来,但也仅能维持少量批发。抗日战争胜利后,捐税繁重,加之物价飞涨,币值狂贬,恒店所受损失较大,于是每况愈下,陷入了停顿状态。

 

    1949715日沙市解放,恒店获得了新生。1954年,在药店工人的推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鼓舞下,资方提出了公营合营的申请,经沙市市政府批准,合并其他几家药店,成立了沙市市公私合营医药公司,于同年2月开业。从此“恒春茂”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转自《湖北文史资料1987年第3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