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公布 舌尖上的非遗你吃过几个?

 沙湖盐蛋

 毛嘴卤鸡

 笔架鱼肚

沙湖盐蛋制作技艺、毛嘴卤鸡制作技艺、笔架鱼肚制作技艺。近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予以公布。记者发现,在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中,饮食类超过半数。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5项,其中,传统技艺类12项,饮食类有5项,分别是:盐蛋制作技艺、仙桃市卤菜制作技艺、仙桃市传统鱼类菜肴制作技艺、石首市红茶制作技艺、通山县传统米食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8项,其中,传统技艺类10项,饮食类有8项,涵盖酱菜、传统榨油、糕点、蒸馏酒传统酿造、绿茶、蒸菜、米酒、黑茶等制作技艺,因不少项目有多地同时申报,如,糕点类就有武汉市的扬子江传统糕点、黄冈市的东坡饼、荆门市东宝区八角雪枣。按非遗保护单位算,这8项技艺被12家保护单位共享。

饮食类非遗缘何如此密集?非遗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姚伟均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各自将精妙的制作技艺发展成为一种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以竹溪蒸盆为例,当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贵客临门等重大喜庆日子,蒸盆就隆重登场,尤其是春节少了这道菜,就少了些年味。

非遗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守华也称,早些年认为唱歌、跳舞、唱戏是文化,对饮食文化认识不够深入,随着对饮食类技艺文化内涵的不断发掘,饮食类非遗相对密集的出现,也不足为奇。

我省前四批省级非遗项目中,饮食类也不在少数,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并不多见。有的在当地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很难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影响力。记者了解到,这固然与不同地域不同的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保护的是手工技艺,也制约了规模化生产。

以2009年获评省级非遗的石花奎面为例,石花奎面细如发丝,仍可见空心,堪称荆楚一绝,在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名气很大,200多年来一直传承,至今供不应求。但由于其制作非常讲究,共13道工序、耗时25个小时,且对温湿度有严格要求,雨天不能做,夏天不能做,基本上是夜间作业,一年的产量也不过2000斤左右。

“非遗的手工制作与规模化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这个矛盾并非完全不能解决”,非遗专家姚伟均说,随着《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及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对制作技艺要求高、生产性保护难度大的项目,若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有望改善这一局面,从而让更多人能够享用到非遗美食。

相比之下,老字号蔡林记热干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中国烹饪大师、该项目省级传承人王永中说,“蔡林记热干面得益于非遗保护,才起死回生。”他称,2002年至2008年期间,由于经营不善、市民认可度低等原因,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蔡林记热干面。2008年蔡林记重组,并借助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东风,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保留原有口味的同时,在卫生、工艺等方面不断改进,获得迅速发展。如今,蔡林记热干面开了50多家店,多次参加武汉名优创新产品推介会,到外地展示,下一步时机成熟有望到外省开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