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丨荆州骄傲,毕利霞抵京出席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毕利霞代表

我要把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带过来。”湖北团代表毕利霞是监利县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曾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作为农村致富能手,尽管她每年可以带动几百名妇女季节性务工,但她仍觉不足。“在家的妇女非常需要掌握技能、创业就业的平台。”作为基层妇女代表,毕利霞希望农村妇女创业能获得更多支持。



毕利霞,女,1979年10月出生,2011年3月参加工作,201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现任监利县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监利县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享有“女粮王”美誉。201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2018年分别当选为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全国妇女代表。



(第三排左七为毕利霞同志)

不忘初心

走基层访妇情,汇聚巾帼智慧

“毕代表,谢谢你给政府提建议为我家修了这一口井、添了一个垃圾桶,解决了我们家的实际难处,安全隐患减少了,生活也更方便了。”黄歇口镇精准扶贫户的一位奶奶拉着毕代表的手激动地说。

自从当选为全国十二大妇女代表,毕利霞便一心扑在了参加盛会的准备上。从村头到村尾,从合作社到政府,从妇女到儿童,采访询问,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截至目前,毕利霞已走访黄歇口镇100余户家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为毕利霞赴京参会提供了详实的素材。正如她所说:9月29日我就要参加全国妇女大会了,我的当选,代表着基层妇女群众受到党中央和全国妇联的重视,我的发言只有真正代表她们的心声,才算履行了代表的职责,唯一的办法就是访真实妇情、听一线民意,倾听她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

探寻初心

话改革赞成就,聚集巾帼使命

毕利霞常说,她是搭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农村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省会,再从省会走到北京的,每一步都不容易,都值得在脑海里倒腾几遍。

毕利霞出生在监利县黄歇口镇的一个农村家庭。中专毕业后,毕利霞回到黄歇口镇黄潭村中心小学当一名代课教师,几年后与本村农民夏卫华结婚。2009年,丈夫和几名农机手组建了黄歇口镇第一家合作社——监利县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2010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代替丈夫参加“湖北省首届农民机械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学习。经过培训,毕利霞开始对农业事业充满期待与向往,当即便下定决心辞职后当农民,当新型农民。

践行初心

助脱贫共致富,贡献巾帼力量

从2012年动员合作社兴建育秧大棚,到201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这一切的顺理成章与她的创业意识和实干精神分不开。

投身农业后摆在毕利霞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劳动力低下,种粮成本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行机械化。毕利霞鼓足干劲流转了村里300多亩低洼田,跟着丈夫下田,耕整、插秧、管水、管田、开插秧机等,什么农活都做。

通过打造“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2017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实现粮油作物从机械播种到粮食烘干全程机械化服务。通过规模经营,合作农户每年实现节本增效300多万元,粮食增产减耗75万公斤。

合作社首先突出生态理念,建设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化模式后每亩对比种植单季中稻增产粮食300公斤以上,增收600元以上。其次打造农业品牌,与长江大学作物富硒研究专家邢丹英教授合作,开发富硒水稻种植,并注册“楚华”“内荆河”两个商标,通过基地订单生产,年为农民烘干稻谷700万公斤,自主加工销售大米10万公斤,带动农民增收150万元。合作社每年增加收入40万元,带动合作社社员人均增加收入1万元。

坚持初心

助力乡村振兴,建功巾帼先行

毕利霞同时还是监利县妇联的兼职副主席,她始终坚持用习近平“群团组织”思想引领妇女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