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吐鲁番”的寻与问 一根藤“发”出90条新蔓

 

 

网络图片  

 农民增收,特色农产品种植可助一臂之力。

公安葡萄,我省少有的引进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如今在省内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今年葡萄怎么种?日前,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有着“江南吐鲁番”美称的公安县探访。

 

  一根藤“发”出90条新蔓

 

  车过荆州长江大桥,沿二广高速南下进入公安县境,两旁绵延二三十公里的葡萄基地,煞是壮观。“农业种植有特色若无规模,必将无产业。”记者见到已公司化经营管理的埠河镇种植大户刘军时,今年已67岁的他,正不断接听拟来参观、购苗电话。

 

  刘军说,公安县葡萄产业有了规模,渐渐有了名声。“但仅有规模,也不够,还要考虑市场内在需求。”这位干了几十年农技的老人说,葡萄不同于其它水果,鲜果不易储藏,成熟就得采摘上市。如果葡萄集中在一个时段上市,会形成“销售拥挤”现象:刚上市,价格高;集中上市时,价格直线下滑;供应不足时,价格又直线回升。

 

  销售拥挤,公安县葡萄种植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短暂阵痛。

 

  刘军介绍,在江南,种葡萄曾视为禁区,但公安人敢种敢试。本世纪初,一种个大、口感好、色相佳的“藤稔”葡萄,被当地人引进并试种成功后,农户纷纷改传统棉花种植为种葡萄。

 

  单一品种“藤稔”在全县大规模种植的结果是,到7月葡萄集中上市时,便产生“销售拥挤”,价格直线回落。

 

  刘军说,根本出路在于引进早中晚熟品种,错峰上市。

 

  经过近年加速“引进、试种、筛选、推广”循环研究,落户该公司的“湖北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葡萄品种90个,其中正在推广26个。“现在基地的早熟品种,比传统品种提前半个月上市;中晚熟品种8月下旬才上市,还可持续销售到中秋国庆。”刘军说,若进行冷藏或酿酒深加工,公安县将一年四季可卖葡萄。

 

  一公斤葡萄卖出220元天价

 

  葡萄产业已成为公安县农业特色产业和致富产业,年产量17万吨,产值10多亿元。

 

  到去年底,该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占全省葡萄种植面积半壁江山,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葡萄产区。“荆秋缘”等葡萄品牌享誉全国。“扩大优质产品种植面积,是增收方向之一。让优质葡萄,赋予更高价值,也是增收方向之一。”刘军现有葡萄基地1200亩,去年,该基地“阳光玫瑰”葡萄,1公斤卖出220元天价。

 

  刘军认为,要实现优良品种增产增收,公司化管理与现代营销不可或缺。为此,他通过“公司+农户”管理种植模式,以每亩800元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后,又以每亩3000元价格发包给村民种植管理。同时,加强基地农民种植管理培训,推行种植利润“五五分成”激励机制,在确保村民稳定增收的前提下,将村民变合伙人,公司技术员。”“村民收入保底,且积极性高。”他说。

 

  同时,刘军开展“互联网+”营销,实施“认养”代种等活动:去年初,该基地分别以每株葡萄藤年产量和每亩葡萄年产量,折价对外发布“认养”,结果被抢认一空。“107亩葡萄,平均以每亩5万元认养卖出。”刘军说,今年,计划新流转土地1000亩,建葡萄小镇。

 

网络图片  

  一根传感器引领种植方向

 

  刘军介绍,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比,当前我国农业种植,多处于粗放式种植管理状况。葡萄种植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他说,当前不少农户葡萄种植还习惯于露天栽种管理。这种“望天收”的模式,易遭遇自然灾害侵袭,风险较高。葡萄成熟时怕水、不耐高温。若实现大棚栽种管理,品质自然更好。

 

  当日下午,记者在刘军400亩现代智能化产业种植基地看到,该园区4万株葡萄,株距标准划一,被16个密封大棚包裹得严严实实。

 

  “精准种植,还在于智能管理。”基地负责人伍仁美介绍,该基地每株施肥,都能通过埋在地下的传感器,精准发到监测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将数据传输给智能配肥中心,从配料罐取肥,向葡萄植株精准滴灌施肥。

 

  记者在二楼视频监控中心看到,探头可监控园区的每个角落。
“未来葡萄种植,还将可实现追溯管理。”他说,只需将园区大数据与手机绑定,消费者可在千里之外,详细了解葡萄长势、管理状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