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霸屏央视 湖北这些地方为何这么火

最近,湖北频频在央视“露脸”

有的因为太暖,有的因为太美

看来,湖北这些地方的好

这下,再也藏不住了!

为啥央视接连点赞湖北?

4个字,带你看看湖北有多好!

4天黄金档霸屏央视,

一个字:美!

12月7日晚上8点,一部特别地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这部纪录片,将镜头聚焦在湖北西部的神农架林区,首播即用50分钟时间展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

高清的画质、极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解说、镜头里富有层次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群体展示……毫不夸张地讲,这简直是一部自然世界里的《国家宝藏》。

来来来,随意感受下神农架的逆天颜值

不仅有最早的神农氏先祖传说

还讲述了神农架神秘群体——金丝猴的生活状态

不仅解密了神农架森林灵魂——巴山冷杉的“生存技能”

还展现了神农架吸引天鹅的独特魅力

当然,中国最南部天然的雪场怎么能错过!

金丝猴、高山杜鹃、候鸟、毛冠鹿、冷杉、梅花鹿、小燕尾、果子狸……神农架的主人们悉数登场。原来,在神农架这个持续了千万年的冷傲且神秘的世界里,一切如此有活力!

12月7日到12月10日这4天,这部纪录片将每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以《冬》《春》《夏》《秋》为顺序,一共4集,每集50分钟。

想感受神农架的美,千万不要错过!

《新闻联播》都说有效,

一个字:绿!

12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把目光聚焦在仙桃的河湖长制,用49秒钟的画面,报道了仙桃“绿水养成记”!

仙桃河涧纵横,湖塘交错,境内有大小河流1万多条,总长9140公里;湖泊23个,面积61平方公里,在经济发展中也遭遇着水环境变差的困扰。

去年,仙桃提出“绿色崛起,建设水乡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仙桃市委、市政府把河湖长制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河道保洁、管网截污、畜禽污染整治、沿河村民环境分片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拆违除障、生态治理、爱水护水净水宣传、生态调水、河流确权划界等10项工程,聚力打造“水清、河畅、坡洁、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

一片绿水,成效显著

在当地,河长制工作总结为四“洗”:洗脑(坚持绿色发展,对待河长制问题上要讲政治) 、洗肺 (进行污水整治)、洗澡(对河面漂浮物进行清理干净,每个河流都有保洁员网格员来日常管护)、 洗牌(如果做不好将严厉问责)。

目前,仙桃已落实市、镇、村三级河湖长1667人,竖立近千块河湖长制公示牌,基本实现河流巡查、管护全覆盖!

74分钟展现土司特色

一个字:绝!

12月6日,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土司洞穴探秘》,详细介绍了恩施州鹤峰县容美土司洞穴遗址地貌特征、土司文化,对明末清初时期的容美土司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与解密。

容美土司位于今天湘鄂交界的恩施州鹤峰县,在其鼎盛时期,容美土司利用险要的地势,在一些大型洞穴内构筑防御建筑,曾一度控制了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的广大疆域,成为西南地区最强大的土司之一。

《土司洞穴探秘》分为上下集,通过对屏山万全洞、九峰桥万人洞、太平情田洞三座土司建筑遗迹最为丰富的大型洞穴的深入探查,向世人展示了洞穴险、绝、陡、奇的特征,摩崖石刻和传说中的“梳妆台”也将容美土司的生产生活方式慢慢的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央视新闻转发,央媒集体报道

一个字:暖!

说起宜昌,全湖北人都竖起大拇指。不为别的,就一个字:暖!不过,现在全国人民都要为宜昌竖大拇指了,因为这座城市,实在太正能量!

12月4日,央视新闻微博转发了一条来自央视新闻移动网(矩阵号:宜昌三峡广电)的视频,火速引发央媒集体转发点赞。一时间,“宜昌车让人”的暖心新闻受到无数网友评论。

这条主题《一位行人和几十辆汽车 你会为这一幕转发吗?》的视频,记录下了感人一幕:在湖北宜昌一处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一位腿脚不便的行人走上斑马线,双向6车道数十辆车先后停下静候,约24米宽的马路,他用了40多秒才走完,此时,画面像静止了一般,两边的车辆就像一道“屏障”守护他安全通过。

45秒相当于什么呢?宜昌沿江大道限速是每小时60公里,这位行人从斑马线的一头到另一头,相当于一辆车可以在沿江大道行驶700米。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45秒,就是多年来中国城市文明创建的缩影。再次为宜昌点赞!

来自央视的关注让湖北人倍感荣光

湖北人,好样的,请为自己鼓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