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发布了2016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湖北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
评价结果
从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来看:
神农架林区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囊括资源利用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公众满意程度四项第一;
宜昌、十堰、武汉分列绿色发展指数前三;
荆门、宜昌、孝感环境治理力度最大;
武汉、宜昌、襄阳增长质量最好;
天门、武汉、仙桃绿色生活指数最高。
让我们来看看湖北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公众满意度NO.1的市、区各有哪些大招?
宜昌:升级版“河湖长”制谱治水新篇
宜昌自2015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河长制试点,到如今打造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体系升级版,这一制度不断向纵深发展,效果也更加明显。由各级党政负责人分别担任大小河道的河长、湖泊的湖长、水库的库长,明确责任,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负责督办河湖库等的水质改善工作。
到去年年底,宜昌市共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022名,设立河湖长公示牌724块。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工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办法等制度基本建立。
以依法治水为抓手,严格按照“五铁”执法要求,向水事违法行为“亮剑”,执法力度不断增强。
强化生态治理、严格督查执法,在生态治水促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宜昌市正多管齐下,描绘着一幅生态绿色的新图景。
武汉: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拥有“大江大湖大武汉”美称的武汉市,正着力将东湖打造成世界级城中湖典范,2016年12月28日,东湖绿道一期建成。这片穿越东湖的28.7公里美景从开放日起,就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欣然前往,并赢来如潮好评。伴随着二期开放,逾百公里东湖绿道成功扣环成网。武汉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由此迈出新的坚实一步,唱响了一曲人、湖、城和谐共生之歌。美景惹人醉、人在画中游,彰显的正是绿色发展的力量。
武汉近年来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第十届园博会,园博会主会场在原垃圾场上建成,不仅节约了资源,更创造了价值,打造了生态品牌。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武汉还获得中国内陆城市的第一个国际奖项——“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
天门:打造“中国农谷”生态农业典范
天门大力打造“中国农谷”生态农业典范,以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确保农产品安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研究解决按户连片耕种中机耕道、用水等问题;以生态种养促进有机循环。制定养殖废弃物利用等环保奖励政策,积极引导种养户发展生态种养模式。搭建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基地负责人为主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交流平台;以优质农产品打造绿色品牌。加快应用生物技术、工程化食品技术,发展各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全农产品“署名”可追溯制度,使“中国农谷”成为安全绿色放心的响亮品牌。
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推广“虾稻共作”、“稻鳅共作”等模式。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东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和田园综合体。
神农架林区:入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泥炭藓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被誉为北纬31°的绿色奇迹。这里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6种,金丝猴、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
国家公园是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作为湖北省首家国家公园试点单位,神农架将以优良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国家公园试点中实现与国际接轨、突出中国特色、彰显神农品质,探索并形成神农架经验和神农架模式,将神农架打造成为中国国家公园的样板,力争成为世界国家公园中的耀眼新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