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建设完成,总指挥是从荆州走出去的!

云上荆州报道:昨晚(3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重点关注了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建设完成的消息,这一工程完工也使得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这个工程的总指挥,就是从荆州走出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粒子物理学家陈和生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这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将充分发挥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作用,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陈和生院士1946年出生在湖北武汉,1964年他以高考湖北省物理单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制六年。毕业两年后,他被分配到原沙市三中教书,在这里,他十分享受浓郁的学习氛围。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和生:“在荆州沙市的三年的岁月应该是难忘的,也是自己生活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沙市的老师同学对我都非常好,在那个地方的工作学习也都还很愉快。”

1984年5月在MIT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陈和生与导师丁肇中先生

陈和生院士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博士生,1984年随恩师回国成为中国首位博士后,2000年的时候,陈和生院士回过沙市一趟,直到现在,他都十分关注第二故乡。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和生:“荆州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不少辉煌的篇章。沙市的轻工业在六七十年代在我们国家还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希望沙市能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再写辉煌。”

现在,72岁的陈和生院士还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在他眼里,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味无穷的基础学科。他说:“基础学科看似离人们的生活比较远,但20世纪的许多新技术都由物理学转化而来,例如原子能、半导体、电视、计算机、激光、手机等等,它们都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互联网,也是粒子物理学家们出于数据共享的需要而被发明出来。”他对中国的粒子物理学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物理学正处于重大发现的前夜”,并深信物理学能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