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别忘了吃饺子!

 

  今天(11月7日)7时48分,迎来立冬节气。“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立冬时节,雨雪飘临

 

  今天(11月7日)立冬,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湖北西部及云南西北部等地有大雨,局地有暴雨。

 

  受冷空气和降水共同影响,今日(11月7日)至11月9日,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8℃,其中,华北北部及江南南部、贵州中西部、华南北部等地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请注意防寒保暖。

 

 

立冬三候

 

  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地始冻: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蔼蔼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立冬习俗

 

 

 

天子迎冬

  立冬日,古时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向群臣赐冬衣、慰问表彰军烈属。

 

 

民间贺冬

  亦称“拜冬”,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大家也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冬泳


  如今,有些地方迎接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冬泳都是不少人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立冬饮食,北吃饺子南吃葱

 

北方: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立冬这天应吃“倭瓜”馅的饺子。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北京:涮羊肉

 

 

  民间还热衷于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锅讲究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

 

台湾:羊肉炉、姜母鸭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南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福建、潮汕:吃甘蔗、炒香饭

 


   

  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