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荆州区700平方公里田野文物如何“一网打尽”?

在全国所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刻等在内的田野文物占总量的46.59%,它们很多地处偏远,安全保护任务重,难度大。

田野文物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我国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83.3%散落在县(区)以下的农村地区或广袤的乡野间。近年来,由于受分布范围广、数量规模大、监管能见度低等客观因素制约,全国乡野文物失管、失防、失窃案件频发,乡野文物安全工作异常严峻。

荆州历史悠久,印证各时期历史文化的不可移动文物也较多。2012年,荆州文物部门提供数据,经历两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市登录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077处,占全省文物点总量的11.2%,位居全省市、州第二位。与二普相比,新发现文物点2783处,增长215%。近几年,荆州不断有新发现文物点出现,所以荆州田野文物保护在湖北占有较大的任务量,在全国也是有一席之地。

对于荆州来说,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是否能挑起重担,主要是荆州区能否完成任务。5月29日至6月1日,全国田野文物安全管理现场研讨会在湖北召开,根据安排,来自国家文物局、各省、地市州文物局参会代表约80人于5月31日(昨日)来荆州区八岭山林场技防监控平台和冯家冢观摩,齐齐见证了特殊的荆州模式和文保经验。

全国罕见:荆州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个在册古墓葬

荆州区地处江汉平原中南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物大区和密集区。现有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9个点),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这些文物大部分分布在荆州市荆州区辖区内。

同时,在荆州区104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其中有文物分布的就有700平方公里,境内遗存有大量的古墓葬,分布在荆州区8个乡镇(场)530平方公里范围内,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岭山、马山和雨台山三大古墓群,登记在册的封土堆古墓葬就有1412座,基本上是东周、秦汉等时期的大型古墓葬。无封土堆的古墓葬更是难以胜数。

据统计,荆州区文物密度之大、全国罕见,版土面积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个在册的古墓葬,文保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建国以来经考古发掘面世的越王勾践剑、享誉中国古代“丝绸宝库”美称的马山战国丝绸、数量局全国之冠的楚秦汉漆器、号称“地下书库”的楚汉简牍以及独具特色的西汉古尸等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珍贵文物大多出土于此。荆州区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面积大、等级高、数量多、任务重的特点,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荆州市荆州区经过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形成了区、镇、村的田野文物保护格局。

责任艰巨:350名文保人足迹丈量700平方公里保护区

文物资源丰富,是荆州区最大的区情特色之一。这些年来,荆州区是如何布网保护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

荆州区建立了以区、乡镇、村为主导的三级行政管理责任制,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范围,文物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十多年来,荆州区因文物保护工作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工作麻痹大意导致文物案件发生,多名镇村领导和文保干部受到纪律处分、诫勉谈话和工作约谈,全年工作被“一票否决”。

目前,区镇两级共有文保管理人员45人,聘用文物保护员305名。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所8个,文物保护哨所81处,组建乡镇文物保护巡逻队8支,有文物保护任务的村60个,每村均组建有文物保护巡逻队,文物保护工作逐级督办、逐级监管、逐级落实,形成了保障在区、督办在镇、监管在所、巡查在村的工作机制。最近几年,该区各重点乡镇不断探索,逐步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文保员包点,确保文物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不留死角。同时,各文保责任单位汇报当月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增强文物保护工作效率。

田野文物周边及本体乱耕、乱植、乱建、乱葬一直是困扰文物保护的主要问题,区、镇两级经常性地开展清障除杂专项行动,做到了文物点视野通透,巡查线路顺畅,有效地消除了文物安全隐患;经常开展可疑线索摸排,全区对200多名有文物犯罪前科的“两劳人员”建立了信息库,并帮助其解决生计问题,以消除文物犯罪隐患;规范工作台帐记载管理;严把文物保护员录用关;文保宣传形式不断创新;大幅提高举报奖励额度,充分调动群众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氛围。

防护大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田野文物“一网打尽”

从2012年以来,荆州区盗墓活动十分猖獗,文物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前单一哨所防护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态势。文保人联合公安部门防、打推出“双保险”中,由此不断探索出一条“人防、物防、犬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护体系。

2012年,荆州区大胆探索创新技防手段,率先在川店镇进行了手持GPS报警系统的试点,手持GPS定位报警系统最大特点就是携带便捷,“一键”报警,可避免文物保护人员与文物犯罪分子直面相对,保证人身安全,也为文物应急反应和公安部门联动提供支撑;引进文物保护智能寻跟系统,对文保人员的巡查、排查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效果明显,保证了文物安全巡查、排查的真实性,这一系统正在荆州区范围内全面推广;该区缓解文物保护人防压力,不断推进技防项目建设,推动文物安全保护与现代科技整合创新。国家文物局批复的3790多万元的八岭山墓群安全防范项目已完成施工并正式运营。八岭山墓群每个主要路口做到了全面监控,每个文物点做到实时监测;全区还不断摸索、探索建立了田野文物保护智能巡查、太阳能视频监控、无人机空地一体巡查等田野文物保护新模式,确保了文物安全。

2013年,荆州区组建了专职文物保护巡逻队,2014年在全区推行,改变了以往单一靠哨所保护的被动局面,文物案件大幅下降,每年阻止文物盗掘犯罪达十余起;利用警犬参与隐患排查。目前每个乡镇均配备有警犬,不定期或特殊时段,随时出动警犬、随时参与隐患排查。在田野文物重点地段建立文保警务哨所10处;试点建立文保补偿机制,激励农户参与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员队伍建设。今年,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近526万元,用于压实主体责任。随着区、镇、村三级主体责任明确落实,也充分调动了文物保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文物保护工作将更加向好发展。

据介绍,荆州区八岭山古墓群安防系统已于去年7月运行;荆州区川店、马山镇的古墓群安防系统有望于年内启动建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