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诞生,这巨大的工程凝聚了无数水利行业专家毕生的心血与智慧。其中就有来自松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他也是松滋走出去的唯一院士。
韩其为,85岁,我市新江口镇拖柴土村(现杨家冲)人,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水库淤积)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31岁的韩其为受命担任长江科学院河流室水库组专题副组长,主攻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研究。当时的长江科学院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成员都是被看做为新中国未来水利工程研究领域的“国家队队员”。而那时的韩其为,除了一张初中文凭和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游工程局的十几年工作经历外,一无所有。
不惧艰难,摘取泥沙研究之明珠
水库淤积和泥沙运动统计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还属于国际上的一门前沿学科。要将泥沙运动的规律转变成可以计算的数学模型,要让人们能够清晰地预测到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河流河床的变形情况,这是韩其为毕生研究泥沙运动的出发点。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哪怕是一条小小的溪流,其中所包含的泥沙数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韩其为选择的课题,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寻找泥沙运动的规律,韩其为几乎将生命中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上,在家里,他在书桌上写;在野外调查时,他在颠簸的船上写;在出差的路上,他就在哐当哐当的火车上写;开会、旅行、穿衣、吃饭,甚至每天睡觉,他依然在推导一些数学公式,关于泥沙运动的课题,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他的脑海。
就是以这样的生活状态,韩其为度过了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10年。1984年,由他与夫人何明民合著的《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成果公开发表后,在国际学术界反响空前,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波兰等国的近30多名专家和著名学者来电来信表示祝贺。
勤学苦研,开启泥沙研究不二法门
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泥沙研究,韩院士以他毕生的学术道路向我们展示了天才该如何来自于勤奋,他用如椽巨笔画下了江河大川河床演变的清晰轨迹,为一门年轻的水利学分支——泥沙研究开启了不二法门。然而,尽管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年过80的老人却依然保持着忠厚平和的本色,一如60年前他在沙市水文站工作时那样。
1950年,韩其为从街河市县立初级中学毕业,来到长江水利委员会沙市水文站参加工作。那一年,他才16岁。
在水文站,善于观察的他就在水位监测上有了第一个新发现,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潮”。
因为工作努力又勤奋好学,1955年,韩其为被选派到当时刚成立的武汉长江水利学校学习,专业为水文测验。2年时间,除体育课外,他的所有课程都是优。结合平时的观察和积累,他很快就写出了几篇有份量的论文,开始在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独辟蹊径,求索脚步永不停歇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韩其为的进步异常迅速,从1958年到1961年的短短3年时间,他就独立完成了悬索曲线测算等一系列水文方面的技术难题。由于不是正统科班出身,他的很多想法往往都是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面对难题,韩其为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简单改进苏式设备的方法,而是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飞机上的航空罗盘。最终,他这一创造性的想法取得了成功,一种更加适合中国河流特性的全新流向测量仪就这样被他“发明”了出来。
然而,这种和平的研究环境并没有持续多久,1966年,韩其为在武汉完成进修,来到长江科学院工作的第2年,一位温和善良的女子也正是在这时走进了他的生活。出身于大家闺秀的何明民将自己托付给了这位来自松滋的“穷小伙”,并在科研中给予了韩其为很大帮助。
从1964年到1974年,韩其为和妻子对河流泥沙运动进行了整整10年的研究,除了大量繁琐的数学运算,野外考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往往一次调查就要持续1个月,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其中艰辛超出常人想象。
1974年,韩其为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本泥沙学专著——《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他的研究成果也开始逐渐被世人所认同,求索的脚步却并没有就此停住,他仍然坚持外出考察。野外考察异常艰苦,韩其为总是信奉实践出真知。而也正是在那次与妻子同行的考察当中,他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泥沙运动规律——粗细泥沙交换理论。
到上世纪90年代,韩其为基本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大河,实现了他对泥沙学科的庄严承诺。期间,他还多次去到孟加拉、加拿大等国,参与国际水利事业的建设。在这期间,他又陆续出版了《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水库淤积》大部头的专著,功劳卓著,蜚声海外。
初中学历,自学成才,终成一代大师,靠着惊人的毅力与不畏艰险的实证精神,韩其为破解了水利泥沙行业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攀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峰顶。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生活中的院士始终平易近人,对于生养他的那一片故土,老人也始终饱含着深情,让他最关心的,依然还是家乡的水利建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