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湖北省从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实施新高考,新高考将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新高考将打破原先行政班模式实行选课走班教学,从以往的“学生不动老师动”转变为“老师不动学生动”。今年秋季开学我市高一新生暂维持行政班教学,高二开始实施走班教学;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保持行政班不变,三门选考科目依据学校实际进行走班教学。对不同办学层次的高中学校,应当区分层次,因校施策,不搞“一刀切”。其中省重点高中:荆州中学、沙市中学,实施分层分类走班教学。
今年秋季学期,两所省级重点中学要全面取消珍珠班、阳光班和实验班的办班模式,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分层分类构建教学班级模式。在班级层级设置方面,只分两层,在同一层级内,依照学生选科情况实行中走班制教学,即所有班级学生自主选课,三门选考科目中实行“定1走2”、“定2走1”两种形式,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发展个性的需要。
县市区一中实施“定二走一”走班教学。除少数条件优越、准备充分的县市一中可比照两所省级重点中学走班制政策外,其他学校原则上按照“最大范围的选,最小范围的走”原则,以2门共同选考科目为依据重组建行政班,余下1门选考科目实行走班教学。
一般高中实施“套餐式”走班教学。一般普通简中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相对较弱,难以开展较大范围的走班教学。结合学校实际,在照顾多数人前提下,把原来的文理两种组合改为4-8种固定组合,提供套餐模式让学生选择,进而组建班级并实施教学。
教育无小事,改革系万家。2018年秋季开学,这一届的高一学生将成为湖北省新高考改革的首批“尝鲜者”。这意味着,这批学生在参加高考的时候,跟前面一级的学姐学长参加的高考不一样。
湖北新高考改革,“新”在哪?
学生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
【考试科目的变化】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什么是“3+3”模式?
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取消文理综合科目考试。
在湖北“3+3”模式中,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考生自主选择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
自主选择的考试科目,根据考生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行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
而报告中所说的“所有高中生必须参加国家规定的13个课程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其中提到的13各科目,被细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科目,由全省统一组织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查科目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和美术)、体育与健康4个科目。
影响:文理不分科后,考生每门功课都要一起抓,学习负担会加重。对于偏科的学生来说,初中学得不好,高中的课程会艰难。但从长远来说,文理不分科才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负责,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让孩子对文理科知识了解的全面度有所提升。
【考试时间变化】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
最后,六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各学科重视程度】
改革前:现行高考,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且由于以6门总分录取,理工类考语数外和理综,文史类考语数外和文综,总分750,语数外总分150,文综和理综300。所以即使你某一门科目跛腿,基本影响还不大,因为可以通过文综或者理综来弥补。
改革后:高考增加英文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两次考试,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学生们可以尽量先把重点放在英语上面。如果英语学得比较好,在高二甚至高一就可以结束英语的考试,从而把更多时间放在高三的语文和数学的准备上。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物理不能放松,因为我国高校70%以上的专业都对高考所需的科目提出具体要求。比如绝大多数专业都需要物理成绩,如果你选择了物理,那么你可能报考90%左右的专业;如果你选择了化学,那么你可能报考80%左右的专业;而选择其他科目的话,基本可以选择60-70%左右的专业。而有些名校的部分专业甚至需要物理和化学两门课的成绩。
【老师不动学生动】
改革前:大家根据文理科的选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同学。
改革后:由于3+3带来学生学科选择的变动,大部分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不同,所以学校不再也无法安排在统一的班级上课,理论上改为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
影响: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但不管如何,改革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将会占据更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要求孩子从小开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
此外,之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为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改革之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来看湖北新高考改革的“荆州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列入高中生日程】
等到高考分数公布后,再考虑填什么院校、学什么专业?晚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原湖北省高考办主任胡向东表示,在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下,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带有很大的从众性与盲目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麦可思的追踪研究显示:2011级的大学生仅有41.35%的学生对现在就读的专业感到满意,不满意和不确定的人数占到参与人数的58.66%。
因此,职业规划也摆上高中日程,成为教育关注新热点。新高考选考的三门科目,直接决定了孩子大学将报考什么专业,以及今后可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将改变当前学生进入大学后才思考自己未来职业的局面,这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将摆上学生的高中教育日程。
(记者:卢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