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坏大学生?高校这一新规,让操场上全是人人人…

要想满分

每学期男生跑满168公里

女生跑满120公里

你能做到吗?

男生168公里!

女生120公里!

听说了吗?
浙江大学惊现“跑步大军”
各类花式跑步打卡的照片已经刷屏

视频来源:浙江大学抖音号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雨中撑伞(不撑伞)跑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悉,浙江大学对2018级起的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实行改革,强调加强课外体育锻炼。

浙大体艺部特推出APP“跑距”,并将此纳入体育课的评分标准。要得满分,每学期男生要跑满168公里,女生须跑到120公里。

且要想在“跑距”上获得有效的锻炼记录,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备注:男生有效跑距≥3.5公里)

允许时段:

6:00-7:30

15:30-18:00

19:30-22:30

学生热议:

开始觉得规定很可怕,不过…

除了跑步,还有其他变化:

“第十节”不排课


浙大这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后到底有哪些变化?

变化一

“第十节”不排课

根据改革要求,2018级起学生每周一至周五的“第十节”不排课,设置为体育活动时间,并通过新增专项辅导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活动,保证体育锻炼的质量。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处长胡吉明进一步介绍,“第十节”不排课,是指除特殊情况外,周一至周五下午的第十节不排课,该时段将成为同学们每天的重要锻炼时间。

对浙大而言,这次课程调整的力度非常大,直观表现为将原来五个时段的课程设置调整成了四个时段,关系到专业课程的重新编排。学校本科生院和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克服各种困难,为此项政策的实施打下了基础。胡吉明表示,学校将在后续进一步优化排课时段安排,统筹协调后续系列重要教学改革。

变化二

扩课程,增必修学分

改革后的浙江大学本科体育教育教学课程更具体系化,由课内体育、课外体育两部分构成。课内体育包括:专项教学课,专项辅导课,专项训练课;课外体育包括:课外阳光体育锻炼与活动,校园体育品牌与文化,国际国内竞赛与交流。

据介绍,专项教学课分长学期专项教学课与短学期专项教学课,长学期专项教学课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必修课,目前共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等36个专项,初级、中级、高级60个课程;专项辅导课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必修课,拟设8个以上运动俱乐部,拟开设30个以上专项课程。

2018级学生体育课实行新的修读办法,每学期必修54(32+16+2+2+2)学时,即32学时课堂专项教学(16周,2学时/周)+16学时课堂专项辅导课(16周,1学时/周)+2学时体质健康测试+2学时运动安全教育和体育理论考试+2学时校园体育竞赛(每学期必须参加1项/次及以上)。

变化三

加强课外体育
其中APP“跑距”要满分

改革后,学生的体育成绩,除了课内的专项技术占40%外,身体素质、体育理论、学习过程分占25%、10%、10%。此外,课外体育锻炼占到15%的比例。

浙江大学的课外体育包括,锻炼与活动、品牌与文化、竞赛与交流。锻炼与活动包括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院系(学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等。其中,学校在评分标准中规定,想要拿到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满分的同学,必须在有效锻炼时间段内,完成有效跑步距离和有效时间。从公里数上直观看,每次有效距离,男生大于等于3.5公里,女生大于等于2.5公里;每学期男生要跑满168公里,女生也须跑到120公里,才能拿到此项目满分。

跑步打卡

浙大不是第一家

浙大这一新规被报道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的学校已有类似要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要求学生进行“跑步打卡”,比如南开大学。

2017年5月26日,南开大学教务处的网站公布了《关于我校公共必修体育课程改革的通知》。

这份通知指出:

学校决定对校公共必修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自2017级本科生开始,专项课程成绩由课堂出勤、专项技术测试、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身体素质测试、理论考试五部分组成。

其中,课外体育锻炼满分为10分,采用以跑步为主、其他锻炼类型(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为辅的考核方式。

跑步有效距离为每次不少于1公里,每天最多累加至5公里;其他锻炼类型以刷卡进入运动场地次数计算,刷卡的有效时间间隔为每次不少于45分钟,每天只计1次(如学生当天有体育课则不重复计算),刷卡地点为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入口、游泳馆,学生进入和离开时各刷一次方为有效。

学生每学期跑步30公里以上方可获得课外体育锻炼分数,否则课外体育锻炼不得分,具体的计分方式如下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