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湖南长沙开幕,“洪湖清水”大闸蟹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洪湖河蟹产业起始于1991年,从最初的260亩围养河蟹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洪湖水产的优势产业。2017年,全市河蟹生态养殖面积62万亩,产量5.6万吨,是阳澄湖的20倍。河蟹产业已占到洪湖水产业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怎样做大做强河蟹产业?且看中国名蟹第一市的升级之路:
第一步,强基础,固根基,推广蟹苗本地化培育。产业要发展,苗种须先行。为了彻底解决洪湖河蟹苗种瓶颈,洪湖市一方面鼓励蟹农自发培育蟹苗,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由市政府拿出资金,对本土化蟹苗培育的养殖户进行以奖代补,涉及8个乡镇1693.3亩面积。另一方面,着力建设蟹苗本土化培育基地,依托国家级现代种业示范场,通过项目支持,建设了千亩河蟹苗种本土化培育示范基地,探索的“一年两季”土化河蟹苗种培育技术在2013年通过了省级鉴定,首创的“两段式”扣蟹培育技术日趋成熟,年产本地化蟹苗30万公斤,可满足5万亩成蟹养殖池苗种需求。
第二步,进千家,入万户,开展科技服务。一是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平台,年开展技术培训近30场次,培训渔民近万人次。二是利用洪湖乡土实用人才的力量,开展“百名渔技进百村联千户创万元”活动,在全市范围选定100名养殖土专家,进村入户进行试验示范,提供技术服务。三是成立院士工作站,组建河蟹联社,为河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中科院水生所李忠杰等专家教授多次帮助编制河蟹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河蟹早熟品种试验示范等。
第三步,重宣传,办节会,做响水产品牌。洪湖市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海内外全方位进行洪湖螃蟹品牌推介宣传,还连续举办四届螃蟹节,同期举行蟹王蟹后PK赛、河蟹主题书画展、千人品蟹、河蟹开捕节等活动,深层次挖掘了河蟹产业文化,不断提升“洪湖清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洪湖清水”商标成为荆州市公共品牌,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洪湖清水”蟹被授予“中国名蟹”称号,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连续5次获得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连续4次获得台湾地区暨海峡两岸优良食品评鉴会金牌奖等海内外10多个顶级奖项。此外,“洪湖浪”河蟹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洪湖河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市也成为“中国名蟹第一市”。
第四步,扶实体,建平台,线上线下抓销售。一方面建设水产品原产地批发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场逐步规范,运作日渐成熟,现拥有380个经营门店、2.48万平方米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3000吨的实用冷冻仓储等,年交易量近30万吨,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定点市场”、“国家农业标准化市场”、“双百市场工程”、“全国创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互联网+水产品”的销售模式,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
都说“好水养好蟹”,在走好前面四步之外,中国名蟹第一市最关键的一步是保护好洪湖。“我们在洪湖呼吁,停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我们在洪湖倡导,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洪湖宣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参与绿色志愿行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在2017年11月11日举行的洪湖市第四届“洪湖清水”螃蟹节开幕式上,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带领2000多名干部群众和志愿者代表宣读《绿色洪湖宣言》,呼吁全社会积极保护湖泊,保护洪湖。
落实《绿色洪湖宣言》内容,洪湖市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整体提升洪湖生态文明;加强湖泊保护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市、乡、村三级河湖库长制,认真实行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责任制;建立湖泊保护志愿者队伍,包括政府、企业、学校、水产养殖户及其他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大众湖泊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其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在招商引资方面严格把关,坚决摒弃污染企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