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随后推出了几项标志性改革。下一步新高考将围绕“教、考、招”深化改革,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更为有效的纸笔或机考模式,提升考试组织的效率与安全性。
11月22日, 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复旦大学举办的2018学业水平考试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透露了上述消息。
11月22日,2018学业水平考试学术研讨会举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供图
郑方贤介绍,上海新高考的标志性改革举措包括:2015年,春考向应届生开放;2016年,合并一本、二本招生录取;2017年,实现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的全部开考,实现数学文理合卷、语文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题设计,基于题库命题的外语科目实现了一年两考的等值目标,外语新增的人机对话听说测试不仅有效促进考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还首次将计算机引入了高考。
此外,上海设计并实施的“院校专业组”投档与录取方案实现了学生选考科目组合与高校专业招生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投档录取系统实现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随考生成绩与志愿信息的同步传递,还完成了考后志愿填报方式的调整等等。
“这些举措的连续推出,迅速构筑起了新高考的内容框架与操作模式。而诸如文理分科投档录取、考前志愿填报、‘3+1’高考科目等等都是实行了数十年的招考模式,能平稳过渡到新高考充分说明改革者不仅仅具有魄力和勇气,更具备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郑方贤表示,目前进入纵深发展阶段的上海新高考,将围绕“教、考、招”深化改革,完善方案实施。
郑方贤透露,新的举措包括: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水平,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满足诸如走班教学、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培养模式的需求;建立学分绩点制以强化学校教育的制度保障,鼓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加强基于标准的考试评价、命题等值研究,提高命题测评技术水平;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更为有效的纸笔或机考模式,提升考试组织的效率与安全性;提高考试数据分析水平,发挥考试评价对完善学生学习、提升学校、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此外,推动高校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优化院校专业组设置,发挥对高中培养的引导作用;细化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扎实推进两依据一参考招录模式实施,提升招生选拔能力;促进高校优化选才育才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发布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总体研究成果。
“文科生学点理科知识、理科生了解点文科知识,这不是通识教育,仅仅是通俗教育。”徐雷称,通识教育有三个层次:健全的人格,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有效沟通的技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的指标体系突出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紧密衔接和对大中小学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思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