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无人机从空中俯瞰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黄浦江畔,光芒四射。东方明珠,再引聚焦。
11月5日,第二届进博会将在黄浦江畔盛大启幕,新一轮“买全球、卖全球”模式即将开启。
借助进博会这个国际大舞台,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大批进博会同款出现在荆楚大地:新鲜优质的水果、食品上架商超,满足百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更多高端设备、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厂,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展品变商品,首届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
“进博会同款”丰富购物车
“西班牙火腿,南非橙子,世界排名前十的巧克力,都是进博会同款。”11月1日,武商量贩超级生活馆,指着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武商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采购部进品部门经理朱晓玲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新引进商品近500种。
西班牙火腿是最早来汉的进博会展品之一。去年11月30日,首届进博会闭幕后20天,这款被誉为“世界上最好吃的火腿”,就出现在武汉。
朱晓玲说,售卖当天,很多市民尝鲜,因为肉质肥美且自带浓郁榛果味,到现在仍旧热度不减,“每天销售2万元左右,过年期间,2万多元一只的火腿,卖了十多只。”
首届进博会上,武商集团与丹麦丹尼诗、南非最大水果批发商、比利时吉利莲等20多家外商及中方代理商签约,眼光独到的买手现场逛展,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韩国等企业代表团洽谈引进生鲜、食品及日用品等。
“进博会为我们架起了新的采购通道,订单和洽谈成果先后落地,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车’”,朱晓玲说。
一年来,武商超市直采商品销售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商品品类增加近2倍,销售增加近3倍,像来自澳大利亚的花生酱、红印糖浆、宾得宝饮料,都是爆款单品。
“洋产品”来鄂脚步更快
选择更多,“洋产品”来汉步伐更快。
朱晓玲介绍,以前采购欧美国家的产品,到货约要半年,现在和国外生产商、大超市对接合作,到货速度提高一倍。
首届进博会上,汉欧国际签下过亿美元的长期采购订单,涉及物流和贸易。
“贸易订单完成 2000多万元”,汉欧国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自身物流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厂家直采,全程冷链配送至湖北卖场,进口商品的生产日期更近。进博会搭桥,汉欧国际去年新引进了波兰牛奶、乌克兰葵花籽油、西班牙橄榄油、法国葡萄酒、德国啤酒等。
“洋产品”来得快了,在家门口“买全球”更便宜了。
武汉金宇综合保税发展有限公司在首届进博会上签下3000万美元采购订单,包括2000万美元的澳洲牛肉和1000万美元的加拿大酒水饮料、蜂蜜等。
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超额完成采购额,主要分销到武汉,大规模集采,让进口产品价格降低了约15%,更多消费者受益。
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去年签约的阿根廷冷冻去骨牛肉,已完成采购1119吨,“主要销售到批发市场、餐饮、团膳、加工厂等,口碑很好”。
在商超,进博会搭桥,减少采购中间环节,成本降低。朱晓玲介绍,超市促销活动更频繁了,目前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个进口商品节。
技术设备提升企业竞争力
除了买买买,进博会上的高端设备,进一步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地处荆州的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其生产的高性能摄像头必备组件红外截止滤光片,叩开了华为、小米等企业的大门。
进博会后一年,公司新产品——生物识别滤光片,成功量产,其生产核心设备磁控溅射镀膜机,就是在去年的进博会上采购的。
五方光电项目经理杨锋告诉记者,生物识别滤光片主要用于手机的人脸解锁、移动支付等功能应用,“这个项目促进了公司多元化发展。”
第二届进博会上,五方光电计划采购新的生产设备,用于快速提升公司产能。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进博会。公司生产部副部长黄明说,参加首届进博会,学到了很多国外先进的加工理念,依托在进博会上采购的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化装备,汽车动力总成的加工效率提高了20%以上。
去年,在汉央企中建三局旗下的安装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施耐德、美国江森先后签下战略采购合作协议,签约总额达1500万美元,主要围绕建筑节能方向,采购了智能配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空调控制器等数百种元器件。
“到目前为止,我们实际落地的采购金额已经超过1700万美元。”中建三局安装公司物资部经理杨春光说,落地的订单已用于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项目、南京青奥中心等中建三局承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及住宅楼,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有效降低能耗,让建筑更环保、更绿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