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精神”历久弥新

跨越百年的初心对话

一部《洪湖赤卫队》,一首《洪湖水浪打浪》,使洪湖成为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

90多年前,在这片红色水乡,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当地百姓和红军并肩作战。至今,这些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还在流传着。

湘鄂西的革命斗争,自1927年秋收暴动起,到1934年秋止,历时7年。

浪打浪的洪湖水经历着血雨腥风,血与火的洗礼让洪湖赤卫队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2月4日,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和“00后”大学生组成的“初心百年——荆楚大地的追寻”全媒体报道小分队走进洪湖市,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图片

在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00后”大学生聆听洪湖赤卫队的故事。

“峰口的河水都变红了,斗争残酷啊!”

2月4日,报道小分队来到位于洪湖市瞿家湾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追忆中国工农红军在此行军打仗的岁月。

“这里不仅是湘鄂西苏区首府,还是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洪湖赤卫队的故乡。当年贺龙第一次来到洪湖,看到一碧万顷的湖泊,就说这里可以藏兵30万,适合打游击。”洪湖市档案馆副馆长廖雪琴介绍。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行至瞿家湾老街附近,《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传来。

为什么洪湖能诞生让敌人闻风丧胆、让百姓真心欢迎的洪湖赤卫队?

“一是这里河湖港汊的地形适合打游击,二是洪湖人民有奉献精神、群众基础好,三是洪湖物产丰富、后勤补给充足。”义务讲解员瞿兆利说。

“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1938年,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

踩在斑驳石板路上,仿佛进入时空隧道。道路两旁,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会、省苏维埃政府等39处革命旧址和遗址不时映入眼帘。

“在洪湖,游击队一建立,便成立党组织,以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而且党领导红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廖雪琴说,坚强的党组织和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根本保证。

1928年,周逸群组建洪湖赤卫队。他早年留学日本,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周逸群把湖区周边的游击队员都召集在一块,进行军事训练,让水上赤卫游击队学到了更丰富的战斗经验。”廖雪琴说。

“瞿家湾几乎全民参加洪湖地区游击战争,大家坚信共产党能带领大家打倒土豪,过上好日子。”瞿兆利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洪湖一带牺牲的红军烈士有数万人。

1959年10月,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一次进京演出,贺龙到场观看。曾在湘鄂西领导革命的他感慨万千,特地问主演王玉珍,你知道峰口的河吗?王玉珍点点头。贺龙说:“那个时候,峰口的河水都变红了,斗争残酷啊!”

“红军是为人民而战的队伍,身为革命老区的子女,这次采访让我感动,更给我力量。我们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不能忘了那些远去的革命先辈。”汉江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夏宇说。

图片

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台照。(资料图片)

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村落白墙黛瓦,清流抱村穿户。报道小分队来到戴家场镇绍南村,参观刘绍南旧居。

1927年9月10日,刘绍南等率领共产党员和农民群众300余人,在此发动戴家场秋收暴动,打响鄂中地区秋收暴动第一枪。

“在戴家场暴动影响下,洪湖沿岸农民、渔民纷纷揭竿而起,发动大小80余次武装起义。”廖雪琴介绍。

戴家场暴动点燃洪湖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准备了土壤和条件。农民们满含喜悦,选举成立了戴家场乡农民协会,这是洪湖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

刘绍南是戴家场暴动领导人之一,他和洪湖赤卫队大队长彭国材以及贺闯、涂位云、李德珍,被后人誉为洪湖“红五子”。

“‘红五子’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洪湖赤卫队》中人们家喻户晓的刘闯,其原型就是洪湖‘红五子’的结合体。”廖雪琴说。

刘绍南本是当地首富之子,1924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牺牲时年仅25岁。现在,他的子孙仍旧生活在这片革命热土上。

是什么让这些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舍家弃业,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

一路追寻,一路思索,答案只有两个字:信仰。

正因为有较高的学养、开阔的眼界,他们接触到“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最先觉醒的一批人。

在刘绍南故居,刘绍南的孙子刘胜说,爷爷从武汉回到家乡,说服太爷爷将家中田产全部分给农民。

“爷爷相信,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先有国家富强,才有个人小家的安稳。”说起爷爷,刘胜语气中满是自豪,“老一辈革命战士有伟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一定会成功。”

“坚定的信仰会让人无所畏惧,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大二学生陈杜宇感慨。

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

1951年6月,新中国的版图上有了洪湖县的名字。洪湖,正是在继承、传播、弘扬“湘鄂西精神”中诞生。

在洪湖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苍松翠柏间,矗立着一座27.6米高的纪念碑。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被捕后,彭霸天抓来了韩英的母亲,企图以母女之情逼降,但她为革命理想宁死不屈。韩英有一句对母亲的唱词: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洪湖旁,让儿常听那洪湖的浪。”洪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巍说,这座烈士陵园南临长江,北望洪湖,让英魂长眠洪湖畔,听见洪湖的浪,寄托了洪湖儿女对革命烈士的哀思。

崔巍身后,长50米、高5米的黑色大理石烈士墓墙上,镌刻着42000多位烈士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寄托着一个献身革命、视死如归的英魂。

密密麻麻的名字,诠释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

图片

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的烈士墓墙,镌刻着42000多位烈士的英名。

洪湖市新堤,紧邻长江堤岸的一座砖木结构的吊脚楼静静矗立。当地百姓都知道,这里曾住过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洪湖精神,就出自他笔下。

步入路易·艾黎故居,多张洪湖军民抢修堤防、重建家园的感人画面映入眼帘。“这些都是路易·艾黎历次来洪湖拍下的,这张是1981年路易·艾黎第4次到洪湖拍下的抢险画面,大家正把一块压路基的石头抛向空中。”廖雪琴指着其中一张照片介绍。

1932年年初,路易·艾黎受国际联盟委托,为重建被洪水冲毁的长江大堤、发放国际救灾物资,从上海只身来到武汉。他对国民党当局以救灾为名趁火打劫,以及向洪湖苏区发动进攻十分愤慨,不顾阻挠,坚持到被国民党称为“共匪窝子”的洪湖视察。此后直至1983年,他又4次来洪湖,被洪湖人民亲切地称为“洪湖候鸟”。

“洪湖赤卫队员斗湖霸的智慧和水乡人民力排万难的精神,给路易·艾黎留下深刻记忆,他撰写了长篇巨著《洪湖精神》。”廖雪琴说。

如今,让路易·艾黎折服的“洪湖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同为传承“红船”血脉的革命精神。

如今,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有数十万名党员前来学习,传承革命精神。

“身为洪湖儿女,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我们要铭记这段红色记忆,继承发扬洪湖精神,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好好学习,将来投身家乡和祖国的建设。”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大二学生徐歆媛说。

图片

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图片

初心一叶党史故事

图片

毛泽东亲笔签发第一号“烈士证”

图片

新中国第一号“烈士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摄)

在瞿家湾老街的烈士展厅内,有一张烈士纪念证。证书名称“光荣纪念证”,证书编号“零零零壹号”,签发人“毛泽东”,时间“1952年8月3日”,烈士名字“段德昌”。

这是毛泽东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

段德昌,湖南南县人,出生于1904年。段德昌的父亲是一位新式知识分子,很重视对段德昌的教育。18岁的段德昌进入长沙雅各中学读书,在此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段德昌加入中国共产党。

段德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武装的创始人之一,洪湖是他革命军事生涯的起点。在根据地,他和周逸群等提出“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开展灵活机动游击战争。

1931年,段德昌担任红3军(红2军团改编)第9师师长,指挥部队连战连捷,保卫和扩大了苏区,被湘鄂西苏区军民誉为“常胜将军”。

1933年5月1日,段德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红色首府诞生 20余种红色报刊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注重报纸在“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在极端艰苦动荡的条件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发行大量红色报刊,为战士和群众开辟了一方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

在湘鄂西苏区首府瞿家湾,1930年至1931年间,创办了《红旗日报》《工农日报》《红色军人》等红色报刊20余种。

当时湘鄂西流传一首歌谣:“苏维埃政府领导好,报纸印得多精巧;晚风吹来动树梢,墩台湾村都读报。”

为帮助一般读者提高觉悟和文化水平,谢觉哉在主编《工农日报》时期,非常注意学习使用通俗语言。在他的主持下,《工农日报》办得既有革命指导性,又通俗易懂,很受当地群众和红军指战员喜爱,被争相传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