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后发先至,必须苦练跑功

8月24日,荆州市“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暨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大研讨活动正式启动,主要任务是破除阻碍荆州发展的“七块坚冰”,实现荆州后发先至。

俗话说,荆州大、大荆州。荆州生辉于农耕时代,发展于工业时代,竞速于信息时代。有目共睹,这些年来,荆州变化很大,也取得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毋庸讳言,遍视湘鄂周边,我们步子快,兄弟城市步子更快;我们发展变化大,兄弟城市的发展变化更大,这从GDP数字可以看出,这从旅游收入可以看出,甚至这从马路建设速度、马路黑化里程与马路质量维护同样可以看出。

开展大研讨,并非无的放矢、空穴来风。把脉问诊,指航定向。首要是以坦荡的胸怀直面我们存在的问题,以期找病症、查病因、开药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也不仅仅只是数人头,更要讲“块头”,这“块头”里包括有全市经济的能量、城市文明的力量、知识创新的分量和转型发展的质量。

荆州的“七块坚冰”由来已久,几成冻层。多年以来,总是未能摆脱思想观念的束缚。思想决定行动,一旦形成惯性和定势,自然就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实操推进里,举凡“政治站位模糊弱化、思想观念陈旧僵化、责任担当推卸软化、标准质量应付矮化、进取精神疲沓钝化、服务意识被动淡化、工作作风漂浮虚化”,就犹如大小冰山,阻塞航道、隔断彼岸、阻碍扬帆。

人所共知,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短板效应”。往往,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这只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站在“十四五”规划大发展的门槛上、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台阶前,奋力绘就大美荆江的蓝图,每一步都显得至关重要,每一笔都须显出匠心精工。

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冰消雪融,也非一日之功。自然界之冰易融化,消融思想之“冰”实非仅仅一场学习会可以达标。因此,这次厘清发展思路,先行实施“破冰工程”,既学党史、循初心,也研思路、讨方法,我认为是及时的、必要的,“破冰”信念更是前行的力量。

一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一批基地型、龙头型、基础型的重点项目来支撑。经济总量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保障,缺一不可。对于每个岗位的党员干部来说,组织上只能给我们平台,却要靠我们自己奋斗才能赢得精彩的未来。焦裕禄、吴波之所以至今依然被百姓所尊崇,就因为他们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对于荆州来说,“后发先至”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更是奋进方向。后发先至,意味着我们的路子要创得更新,步子要迈得更大,意味着必须苦练跑功。荆州后发先至,讲实干,也讲能干。时常盯着自己“最短的那块板”,把它补齐,何愁各自各块的工作上不去?何愁荆州转型发展慢半拍?

踏破铁鞋,士不可不弘毅。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借此次大研讨为契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锤炼严和实的作风,以问题为导向,用结果来说话,以过程之“实”促结果之“实”,最终在长江壮腰、振兴经济,城市壮大、富民增收方面实现更大作为。

(特约评论员 非常关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