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筑牢防返贫根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3月4日,参赛龙舟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万古寺村香溪河畔奋勇竞渡(无人机照片)。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

本报记者王贤、侯文坤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决胜之地。扛住疫情冲击,湖北在2021年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脱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

稳住产业,就稳住了希望

“这几年村里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路子真是走对了,2020年疫情那么严重,我这一项都有5万元收入,去年收入也不差。”地处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库区村村民肖建军说。

长期从事食用菌种植营销的村支书张晗,带领村民先后发展起62个食用菌大棚,直接带动97户贫困户脱贫。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库区村做强食用菌产业,不断充实村民的钱包。

特色产业产值提升做大了,农民的“富裕指数”自然提升了。2021年,作为全省曾经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英山县围绕茶叶、现代医药、蔬菜三大产业链聚力发展。目前,英山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的3.06万脱贫户、9.52万脱贫人口实现产业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县有支柱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格局。

伴随着产业发展,湖北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902元,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

【记者手记】产业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发达的“牛鼻子”。稳住产业,也就稳住了希望。秭归脐橙、潜江小龙虾、洪湖藕带等湖北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蒸蒸日上,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这是原产地、品牌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给湖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示了路径。

湖北建立省领导任链长的工作机制,以“链长制”聚力发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等十大重点产业链。省市县上下联动,政企银密切协同,产学研一体推进,形成了强大的发展气场,群众持续增收更有希望。

有了“饭碗”,日子就有奔头

“冬菇2号,36.8元包邮……”摆上香菇,面对镜头,干农活出身的韩文军化身主播,介绍起郧阳香菇,毫不怯场。“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线上营业额有10万元左右,利润1万多元。”几年前,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惠民政策,韩文军搬出大山,搬进城镇。

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湖北省唯一一个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018年以来,当地18个乡镇4152户14982人陆续搬来。为了能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除了发展了1000余亩的香菇产业基地,社区还盘活社区厂房、车间和办公用房,“零租金”引进翻袜、玩具、农产品加工等“灵活务工”扶贫作坊。对有能力、有意愿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社区还会联系区内企业提供劳动技能培训。

4年来,韩文军学种植技术,学电商经营,逐步扩大规模。“每一季约收入8万元。”韩文军说,“亲友在附近的袜子厂上班,一家人都在身边,日子比蜜还甜。”

【记者手记】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也是湖北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湖北搭建起四级劳务协作机制,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推广使用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实现脱贫人口劳务输出精准对接。

2021年,湖北与兄弟省份130个市县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377个,脱贫人口跨省务工92万人;省市县新签订劳务协议338个,省内县外务工49.1万人。通过艰苦努力,湖北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中有增。

家稳住了,心就安了

“家中两个老人年岁渐高,一个女儿有精神疾病,是边缘易致贫户……”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凤凰潭村69岁的索奶奶一度愁眉不展。村干部排查得知后,立即核实上报,及时将老人一家纳入了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多亏政策好,让家里稳住了。”索奶奶说,去年纳入动态监测后,享受了低保、慢性病报销等帮扶政策。

防返贫,关键在早。去年,湖北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开展全员普查防返贫、脱贫攻坚成效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重点监测对象,处置苗头、倾向性问题。

数据“报警”也是防返贫的一道“堤坝”。打开团风县开发的县级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人均纯收入、劳动力、因灾、因意外等监测指标一目了然。经数据对比分析后,一旦发现有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系统会实时触发预警响应,帮助干部及时研判、及早走访、及时帮扶。

【记者手记】体制机制建设,是管长远、管根本的重要一环。去年,湖北着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保持帮扶政策平稳过渡。为防止重点监测户返贫,湖北还依托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困难群众及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为189.3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筑起防止返贫的“铜墙铁壁”。

统计显示,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6.57亿元,比2020年多出近6亿元。1.77万名第一书记、1.2万支驻村工作队、4.26万名驻村干部,奔走助力乡村振兴。

雪中送炭,心更暖了

一场大病,让通城县大坪乡水口村村民李某一家滑向了贫困的边缘。2021年10月,她因动脉瘤压迫主神经失去劳动能力,治疗费花了20余万元,掏光了家底。一家五口靠49岁的丈夫打零工维生,大女儿无奈辍学外出务工,还有两个孩子在读。

“真没想到县里还给我们买了保险,真是一场‘及时雨’。”收到太平洋财险公司送来的3万元“防贫保”救助资金,李某激动不已。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摸底调查显示,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70%以上。为探索减贫防贫长效机制,通城县在全省率先与太平洋达成购买“防贫保”协议,采取社会力量参与、县财政兜底方式整合300万元,对除贫困户之外可能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人口进行保障。在湖北,已有77个区县与太平洋财险公司合作推出了“防贫保”,覆盖超过1800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覆盖率75%。目前,已支付防贫救助金达3亿元,救助户数超10万户。

【记者手记】从根本上消灭贫困,不仅要解决贫困的存量,还要从源头上遏制贫困增量。

防贫减贫,还需要激活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格局。“防贫保”这样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专业力量与基层创造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充分吸纳社会专业力量参与防贫的有益尝试,是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防贫手段和方式创新。

“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浓了

“没往年那么奔波,收入还多了。”南漳县李庙镇赵店村村民张家春如此形容该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有效刹住“人情风”的可喜转变。

赵店村地处南漳西北山区,前些年人情风盛。除了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子女升学,还有长辈“逢十”过整生,新生儿满月、“抓周”、三、六、九、十二周岁等各种请客名目,加起来有20多种。

赵店村党支部书记任秀丽说,6年前,村里每家一年人情支出低的1万元,高的3万元,将近一半家庭入不敷出。2017年,村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创建红白理事会,对村民置办酒席做出规定:礼金不超过200元,酒水每桌不超过30元,烟每盒不超过10元;除了婚丧嫁娶,一个家庭3年内不得重复请客……

家宴少了、风气好了,张家春办起了养殖场、开起了农家乐,人没那么累,收入每年还增加了10万多元。

任秀丽说,现在赵店村红白理事会还向一些“群众不敢管、组织不好管、法律管不着”的,如环境卫生、赡养老人、邻里矛盾、好吃懒做等问题方面延伸。

如今,南漳建成文化小康村(社区)106个,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316个,文明宣讲、文明帮扶、科普文艺下乡等696支各类志愿服务队7.4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南漳。

【记者手记】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要有效遏制人情风、高额彩礼等陋习。荆楚大地上,宜都市的“故事乡长”徐荣耀用“讲古”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左邻右舍;枝江市“一把扫帚扫城乡”,率先成立城乡综合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宜城市探索“互联网+村民自治”,利用“百姓通”等村民自治App、小程序信息化手段,赋能乡村治理……

湖北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坚持党建引领,自治与德治齐发力,把基层村民自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