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发布!隔离期限和方式有调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8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与第八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相比,第九版防控方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风险人员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疫情监测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专家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行了解读。

优化调整风险人员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再进行核酸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5月25日,在北京市上地医院,护师将取回的隔离酒店人员的核酸样本交给样本接收室医务人员。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至4天,绝大部分能在7天内检出。基于研究结果和国内多地的防控实践,第九版防控方案对疫情相关风险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限和方式进行了优化。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隔离管理期限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的‘宽松’,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王丽萍说。

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此前我国施行两类风险区划定标准,分别是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定标准和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划定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说,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衔接对应,整合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中风险区,之后如果连续3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

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明确规定,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经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雷正龙说。

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

王丽萍介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强化了监测预警,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以提升常态化监测的敏感性,实现病例的早发现。


6月21日,志愿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街道为居民采集核酸样本。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具体来看,一是加密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是新增了药品监测要求。当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督促用药人及时开展检测。

三是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雷正龙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指导各地及时做好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平稳衔接,并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抽查,促进第九版防控方案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