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荆州·爱荆州·兴荆州 身边的红色印记丨段玉林:觉醒年代起长缨

江汉风报道:在风起云涌、红旗漫卷的革命年代,涌现了一批批率先觉醒的时代精英,他们走在迎接时代变革的前列,冲在救国救民的一线,从他们的身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时代进步的足迹。由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荆州市史志研究中心与荆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系列报道《知荆州·爱荆州·兴荆州 身边的红色印记》,今天播出《段玉林:觉醒年代起长缨》。

在监利市红城乡张巷村一处幽静的庭院内,段玉林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在雨幕下更显庄重。1900年,段玉林出生于监利段家长岭。1923年入武汉中学读书,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段玉林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期间结识革命先驱恽代英,投入革命活动。1927年5月,在参与讨伐夏斗寅叛乱的战斗中英勇顽强,受到了战场指挥员的嘉奖,并在战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十二月,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返回家乡,秘密发展党组织,组建农民武装,参与年关暴动。

监利市文史学者 李光荣:1931年初,在反“围剿”斗争中,段玉林率部采取伏击、夜袭、围困等战术,积极主动地出击敌人。先后在板桥、茅草街等地予敌重创,并两次全歼来犯之敌,四次收复华容县城,后又转战江北,攻克(石首)新厂、横沟市等地。在运动战中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有效地牵制了江南之敌,有力地配合了洪湖苏区江左军的反“围剿”斗争,从而粉碎了敌人重点围攻中心苏区的计划。

1931年4月初,敌一四二旅、新十一师分别由石首调弦口、焦山河,湖南华容、岳阳等地向桃花山逼进,发动了大规模的围攻。段玉林率部于三封寺、松板桥等地对敌激战,由于敌强我弱,部队退至青竹沟、五里庙、古井口一带,战士们餐风露宿,环境十分艰苦。4月22日,段玉林率部分三路掩护万余群众突围。经过一整夜麈战,终于从墨山铺突破重围,经贾家凉亭、旗杆嘴,胜利到达洞庭特区。

监利市文史学者 李光荣:在洞庭特区,段玉林利用宽阔的湖面,茂密的芦林柴山和水陆纵横交错的地理特点,发动渔民、樵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将缴获来的布匹、大米和光洋充作军需。在那极其艰苦的日子里,段玉林总与同志们同甘共苦,深得全军指战员的爱戴。

同年5月,周逸群、段玉林率江右军掩护避难群众从采桑湖、岳阳至贾家凉亭向桃花山隐蔽前进,不料遭敌伏击,周逸群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段玉林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率领主力部队一面阻击敌人,一面掩护群众继续北撤,甩掉敌人,直奔张华港,当时,大部分群众沿途纷纷疏散,潜回原地,剩下一少部分群众在段玉林部的掩护下迅速登船渡江北撤。

监利市文史学者 李光荣:部队陆续到达江北后,段玉林决定向洪湖西岸转移,当部队向监利进发时,发现一弓堤、程家集和汪家桥一带均被敌军占领。段玉林了解敌情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败了一弓堤、程家集之敌。趁天未亮,绕过汪家桥,使部队胜利到达余家埠。部队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后,开往新沟嘴与段德昌部——红九师会合。两军胜利会师后,如虎添翼,士气大振,在段德昌和段玉林的指挥下,偷袭了敌新三旅,大获全胜,歼敌200余人,缴枪300多支,子弹100多箱,战马20多匹。

1931年10月,红三军回师洪湖,段玉林先后任红三军团长、师长等职。1932年3月,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强令段玉林率红八师在瓦庙集迎战国民党14个步兵团、2万余兵力的强敌,使红八师弹药消耗殆尽。接着夏曦又命段玉林率部进攻丫角庙强敌,部队损失惨重。段玉林为挽救红八师,避免陷入覆灭的绝境,以保存革命力量,主动率部撤出战斗。夏曦指责段玉林指挥不力,擅自撤退,以“改组派”的罪名将其杀害,时年仅32岁。

段玉林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是湘鄂西苏区和红六军的创建人之一。1952年,监利县人民政府追认段玉林为革命烈士。1986年10月,监利县人民政府为段玉林立碑,纪念碑高4.08米,矗立于段玉林之孙段光卫的院中,供后人瞻仰祭扫。

段玉林之孙 段光卫:当时这个墓碑修起之后,反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红城乡中小学每年都组织学生,清明节的时候每年都组织学生来这里祭扫,每年大概有中小学生大概500多人次。

(记者:田心怡、胡威虎/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