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示了8名高校大学生拟跨省转学的信息。其中,清华大学1人拟转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引发关注。
北京公示8名本科生拟跨省转学
有人从清华转入双非院校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1月2日消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拟跨省转学情况公示》,8名高校大学生拟跨省转学,1人为转入、7人为转出,涉及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北京市教委对各高校报送的学生跨省转学材料进行了初审、复核,将这8名学生拟转学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自1月2日起至8日结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对拟转学学生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提出。
这份拟跨省转学信息公示中,大多是北京本地学校的学生向其他省份转学,其中有一人拟从清华大学转入双非院校(注:双非院校通常指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整体上,转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好于转入学校的实力和声誉,这被网友称为“逆向转学”。
半年前也有一名北大学生转出
2023年7月1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消息,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主任办公会研究,确认以下学生转学,现将结果予以公告。公告中,9名高校学生跨省转学,涉及北大、北航、北外等。
这9名本科生中,闫某某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分数646分)转入武汉大学外交学(相关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分)。
据报道,早在去年5月9日,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发布了关于闫某某转学的公示,并说明其是由于个人身体原因转学。
公示显示,闫某某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20级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由于个人身体原因,申请转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外交学专业本科学习。经武汉大学2023年第六次校长办公会审议,同意其转学申请。
网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社交平台上,#清华一本科生转学至双非院校#话题迅速冲上热搜,记者翻阅网友的评论,发现虽然有些网友表示不理解,但更多网友的看法是表达认同和理解。
对于这样的“逆向转学”,有网友“想不通”当事学生的选择:“为了好专业转也就算了,从清华大学转出?”“从金融转到临床医学?”“为什么要往差的学校转?”当然,也不乏宽慰和鼓励的网友:“真读不下去,及时止损也是明智之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有媒体评论认为,“逆向转学”见证了学生享有跨校迁移学籍的权利。选择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基本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心仪的城市和理想的学校,如何选择是他们个人的自由。现在的教育政策允许学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学籍迁移,可以说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
什么样的学校适合自己,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宁愿放下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选择“逆向转学”,说明原就读学校在某些方面并不适合他们,也间接证明大学录取通知书并非一劳永逸的通行证。书必须得自己读,不论选择哪所学校,都得自己下功夫才行。在公示期结束后,待到春暖花开时节,变更了求学地点的这些“逆向转学”学生,将面临一个新的适应期。希望调整过后,他们能更明白选择的意义所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