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
荆州,是一块红色沃土,是中国革命三大苏区之一的湘鄂西苏区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的诞生地。
先后有数万优秀儿女追随贺龙、周逸群、段德昌、许光达等革命先驱,前赴后继,投身革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荆州诞生了贺炳炎、黄新廷、杨秀山、王尚荣、顿星云、成钧等19位开国将领,他们戎马一生,叱咤风云。
历经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日战争的烽烟、解放战争的炮火、抗美援朝的血战,终于迎来新时期的赫赫军威。
1927年8月1日,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站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昌起义总指挥的位置上,打响了以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6天之后的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年9月10日,洪湖戴家场秋收暴动打响了鄂中地区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拉开了红旗漫卷湘鄂西的帷幕。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大批生于1910年前后的荆州儿女,在15、16、17岁的年龄。
从松滋、石首、洪湖、江陵、公安、监利等地出发,聚集在八一军旗下,走上了漫漫的革命征程。
2013年6月,松滋市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任弼时之女、贺龙之女、开国中将黄新廷之子、开国少将谭友林之子等将门之后,以及原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青海省军区、第一集团军的代表。
大家从开国上将贺炳炎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赶来,共同纪念独臂将军贺炳炎的百岁诞辰。
贺炳炎是我父亲贺龙的一员爱将。在20年的革命战争中,父亲倚重他,偏爱他,凡遇到险仗、恶仗。
不论他是否在身边,也不论他当时是团长还是师长,都会大喊一声:“贺炳炎,上!”以至人们善意地以讹传讹地说他是贺龙的儿子,叫“贺小龙”。
——贺捷生《钢铁将军贺炳炎》
在贺炳炎百年诞辰之际,贺龙之女贺捷生饱含深情,写下《钢铁将军贺炳炎》一文。
回忆了父亲与贺炳炎在20年血与火的战争岁月中,彼此欣赏,互为依靠的深情厚谊。
在开国将领中一共有18个独臂将军,“独臂”往往让他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在贺炳炎戎马一生的征战中,最惨烈也最动人心魄的壮举,发生在1935年12月。
当时,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不到一个月,当红十五团进入瓦屋塘东山时,遭到敌人疯狂阻击。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敌人威力巨大的达姆弹击中,骨头被炸得粉碎。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亲手将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贺龙等在京的元帅。
贺龙元帅在接受授衔后,马不停蹄赶到成都,代表周恩来总理,向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颁发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这对浴血奋战的统帅和名将,终于等来了革命胜利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后,贺炳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
然而,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涯使贺炳炎将军伤痕累累、积劳成疾。
在1960年党的生日那一天,贺炳炎将军在成都病逝,年仅47岁。
是开国上将中最早去世,也是去世时年纪最轻的一位。
那些天,我记得父亲泪蒙蒙的,满怀悲伤。他不时叹声连连,喃喃自语,一会儿说,可惜了,太可惜了!他还那么年轻,连儿女都没有长大。
一会儿又说,也难怪,他就是为中国革命战争而生的,20年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他把身上的血和力气都掏干了。
——贺捷生《钢铁将军贺炳炎》
从故乡的无名小卒,到新中国的赫赫将领,是那一代人共同的人生轨迹。
1951年10月1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次隆重的阅兵仪式,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阅兵仪式。
周希汉、王秉璋、王尚荣三位共和国的高级将领,作为陆海空三军的旗手,站在了队伍的最前端,接受最高领导人的检阅。
而这其中,身形魁梧,目光如炬,也是岁数最小的王尚荣,当时只有36岁,却已经是一名老“红军”了。
1931年,他从家乡石首调关参加红军,21岁成为师长,之后跟随贺龙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被称为是百战将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尚荣随二、六军团远征,过乌江、渡金沙、翻雪山、过草地,实现三个方面军的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参加了忻口战役和百团大战,跃马大青山,扬威太行山。
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强渡黄河,进入西宁,解放青海。
新中国成立后,王尚荣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来到总参谋部作战部任职。
在总参的工作,不光是辛苦,还有很多的危险。
1958年8月,福建前线部队奉命炮击金门,在这场政治、军事、外交相配合的特殊战役中,王尚荣深刻领会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意图,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起草了有关指示及规定。
王尚荣在繁忙的工作中注重知识积累,博闻强记,锻炼出了惊人的记忆力,被誉为“活字典”、“活地图”。
1974年11月28日,中央军委任命王尚荣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在总参工作的48年中,他是中央的国际问题参谋,紧盯祖国的国防大门,冷静观察着世界风云,保卫国家的和平建设。
这一代人是那样英勇,大无畏,那样藐视死亡和苦难。
1931年秋,一位18岁的洪湖少年黄新廷在家乡加了红军。长征途中,他率团首先抢渡金沙江。
抗战时期,他以一比一的兵力,四战四捷,歼灭日伪军1460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黄新廷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辖区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斗,以及宜川、扶眉、兰州等战役,并在兰州战役中率部首夺黄河铁桥。
建国初期,他曾担任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剿匪总指挥,基本肃清了西北全境的匪乱。
1953年1月,又奉命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率第一军参加了夏季反击战役。
1960年8月,中央军委任命46岁的黄新廷为成都军区司令员。1975年,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
将军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伴随着硝烟度过,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担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1952年9月6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成立海军航空兵部。
从这一天起,共和国的海空雄鹰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
当年10月,年仅40岁的顿星云调任海军航空兵部第一任司令员。
自18岁参加红军,22年南征北战,历练正好的顿星云欣然受命。
长征中的铁血后卫团,解放时的延安保卫战,和平解放新疆的先遣队。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漫长战斗生涯,赋予了顿星云义无反顾的勇猛性情。
开国将军们的成长之路,不是在院校,不是在机关,而是在杀敌立功的战场。
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是他们的为将治军之道。
回望他们的人生经历不难发现,这代人大多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草根一族,历经磨难。
但是,一穷二白、目不识丁的出身,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著名战将,反而迸发出一种赤裸裸的忠诚和勇猛。
洪湖籍开国中将杨秀山,16岁参加红军,走上长征。
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率部转战大西北,进军新疆。
1981年3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这一代人是共和国的第一代军人,也是经历战争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战伤最多的将军,他们的战争经历无愧于战将称呼。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党指挥枪”等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到抗战时期实行精兵简政;
从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百万大裁军……
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今天,强军,成为人民军队的主旋律、最强音。征途漫漫,风雨兼程。强军之路,永不停歇。
收藏一座城市的荣耀,诉说荆州儿女的骄傲,
《荆州骄傲》第十六季“砥柱中流”
荆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不见不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