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荆州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大部分地方出现旱情,截至8月4日,全市农田共受灾186万亩。面对高温干旱,全市各地全力以赴,科学调度,开启沿江涵闸引水灌溉,全力抗旱保丰收。
据了解,本次灾害主要以农作物为主,畜牧水产无明显灾情,主要表现为暗灾不明显,明灾不突出。据统计,截至8月4日下午四点,全市共受灾186.07万亩,成灾54.8万亩,绝收2.59万亩,预计经济损失2.76亿元。其中,水稻受灾101.49万亩,棉花、大豆等其他作物受灾54.88万亩。受灾较重的主要是松滋、公安、石首、荆州区等提灌较困难的丘岗地区和山区。
针对当前旱情,市防办及时会商研判,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及时发出抗旱通知,并派出十个督办组检查督办各地抗旱工作。采取开闸引水、水库放水、湖泊补水、开机提水、架机抽水、打井取水等措施,其中,沿长江北岸开启了万城、观音寺等9处沿江涵闸引江水灌溉,灌溉面积340万亩。
洪湖新堤大闸于7月24日开闸,不断加大流量引江水向洪湖补水,引江济汉工程从7月19日开始向长湖补水,长湖习家口闸于7月19日开闸以来不断向总干渠进行补水。全市开启固定泵站519处,累计提水量1.74亿方。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还成立科技抗灾专班,深入县市区、乡镇村组,调查了解灾情,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投入抗旱干群人数15.78万人,形成了全民动员、全员动手、全民抗旱的局面,全市旱情得到有效控制,平原湖区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下一步,全市各地各部门将切实强化抗旱责任、加大引水补水力度、增加抗旱水源、加强对重点水利工程的调度,在继续采取开闸引水、水库放水等措施抗旱的同时,对渠系末端、丘陵地带、抗旱死角等地区采取多级提水、打井取水、人工增雨等措施全力抗旱,坚持把群众饮水放在首位,千方百计优先确保群众生活用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