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提升水环境污染控制水平 关闭14家"十小"企业

排前须许可、排时须规范、违排从严罚……今年来,我市加大水环境监管力度,监管环节七步成环,一严到底,推动污染源企业压实环保责任,确保全市水环境不断改善。

从事前把关到事中监管,再到事后监察,我市严字当头,走实源头污染控制、污染源动态建档、排污许可管理、实时在线监控、污染源信用评价、违排严格执法、排污信息公开七步环节,全面提升水环境污染控制水平。

我市严把环评审批关,认真落实环评审批“六不准”,将“两高一资”工业项目拒之门外;全面建立污染源动态档案,实现“一企一档”,已完成全市327家重点污染源建档工作;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排污单位总量、浓度、纳污水体得到“三控制”,市本级已发放排污许可证61个;以高科技监管手段,对全市37家国、省、市控涉水污染源实行在线实时监控,通过监控平台,随时掌握重点企业排污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开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污状况,部分重点企业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向社会公示排污数据;对重点企业实行“红蓝黄”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对环境违法单位实行“一票否决”,金融部门将通过绿色信贷对高污染企业实施限贷、断贷;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邀请公安、检察机关提前参与环境违法行为调查,第一时间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从重从快打击环境犯罪。

去年以来,市环保部门先后组织开展10余项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关闭污染严重的“十小”企业14家,移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破坏环境资源案件12件,最终因环保犯罪被批准和逮捕16人。

(作者:记者 荆文静 通讯员 陈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