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没营养带剧毒 学生阅读“亚健康”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王先生摔了两回儿子的手机。第一回是因为儿子总是没完没了地玩游戏,第二回是因为儿子只看网上的小说不看家里成摞摆放的图书。

  凡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就是家长极为重视的,这是当代家长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当家长们按照专家、名师、名校列出的书单搬回各种图书后发现,再精美的图书也难敌一个小小的屏幕对孩子的诱惑。

  但其实,纸质书的天地也并不是净土一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网络信息确实“有毒”,但是有些纸质书也同样“带毒”。

  一只满是鲜血的手上血液正顺着食指往下滴淌,下方十几只苍白僵硬、无皮肤肌理的手同时伸向血手,似乎想要抓住血手流下的血液。暗黑的底色、白色的人手、鲜红的血液构成了书本封面的主色调。

  内页上的内容简介和封面一样耸动,“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者、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诡异绝顶的十大凶案:地窖囚奴、雨夜幽灵、人皮草人、色狼传说、精神病院、肢体雪人……”

  除了学校图书馆,校外图书馆也是中小学学生常光顾之地。安徽省的初二学生王力经常到所在城市唯一的图书馆看书,“一层有儿童区,但是图书馆的其他区域没有年龄阶段的详细分类,任何人都可以在里头看书。”王力说,自己什么都会看,至于恐怖小说则天天都会看。

  不少玄幻、仙侠虽好读却“没营养”

  但是,仔细翻看晓梅的阅读书目发现,除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骆驼祥子》,晓梅的阅读量主要是3本《三生三世》贡献的。

  “别的影响先不说,网络小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全都是由短句子组成,这类东西读多了孩子将来不仅很难写出严谨、工整、优美的长句,就连读懂长句都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正在致力于青少年阅读研究的付平说,过多阅读网络文学不仅降低孩子的阅读品位,而且也会伤害他们的文本理解,也就是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素养,连孩子的应试能力也会伤害。

  虽然这类玄幻、仙侠类的图书没什么营养,但是却非常吸引孩子。

  记者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百度贴吧里“逛了一圈”,发现该贴吧的人数近35万,在里面发帖的大部分自我介绍是“楼主马上初一了,明天期末考”“楼主是一名刚上初一的学生”“本人是小学生”以及各种“学生党”。

  爱情小说需“分别对待”

  正在英国念大一的林圆圆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小学时光,对看过的言情小说书名记忆犹新,“当时甚至写作文都会模仿这些小说的文风,到了初高中则觉得这些东西太幼稚了。”

  “现在的言情小说与以前的也有很大不同,我们当年‘追’的那些琼瑶小说,真的打动人心,现在的小说不打动人心只打动眼球。”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王岩中说,尤其是在一些“霸道总裁”类型的小说,感情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充满了“用钱”+“用强”的统一套路,不仅不能让孩子体验到纯美感情带来的“怦然心动”,反而让孩子产生“感情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错误认识。

  对于言情类小说,重要的不是“堵”而是“疏”。言情小说女生读得比较多,因为女生发育得较男生早一点,更早地对爱情产生憧憬和想象,读这些书其实也是让她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者情感上得到寄托。刚刚上初一的女生冯怡说,“其实自己喜欢看言情类的小说并不是想跟书里面学,就是觉得跟着书里的人笑过、哭过挺过瘾的。”

  其实,不仅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社会上图书馆的管理员、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未成年人时,首先都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师长。当孩子要选择图书时,都有责任去鉴别什么是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另外,孙宏艳还提出要建立严格的阅读分级制度,“不同的书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从出版社、作家等全社会的角度去设立一个阅读分级的国家标准”。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