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举办的全国科普日23日闭幕,在全国同时开展的9000多项科普活动让公众过足了"科学瘾"。全国科普日举办12年来,我国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从3%提高到了5。6%,京津沪地区更是率先达到10%。面向未来,我国已确定在202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达到10%的目标,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未来我国科普还需再补哪些课,从本届科普日可以一窥端倪。
加上情感互动更"走心"
在天宫二号模拟舱里体验置身宇宙的感觉,在全球最大的裸眼3D显示屏上让自己和恐龙一起置身丛林……2016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带来了300多项互动体验项目。中国科技馆内,孩子们快乐的喧闹声足以说明中国的科普活动已摆脱仅靠展板展示、呆板无聊的"初级阶段",开启了以兴趣吸引公众的新阶段。
对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圆桌论坛的特邀专家,德国城市与科学传播组织首席执行官安妮特·克林克特非常赞赏,但她也同时表示优秀的科普活动不仅要"好玩",还应该能激发更多情感的共鸣。
"科学不仅仅是推理的过程,而且也是代表着浪漫和激情。" 安妮特·克林克特说,科学研究的过程会伴随着从最初的好奇到寻不到方向的迷茫、不得突破的压抑和成功之后的狂喜等情感过程,如果能在科学家与公众的互动中共同体验到这种情感,那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科普是让科学家与公众双赢
让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本就不易,要让他们全情投入就更加困难了。但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却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对于创新的界定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所谓的创新更多程度上是为了改进人们的生活而研发新的技术,从而开拓商业市场。"安妮特·克林克特说,而通过写科普文章、接受大众媒体的访问、举办讲座和在网上分享科研成果,不仅能让科学家从与公众的交流中获取科研方向的灵感,并且还可能吸引到投资,形成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科普因此不再是无回报的义务劳动。
实际上,在中国愿意参与科普工作的科学家正在增加。本届科普日北京主场上,欧阳自远、郑永春等知名专家帮助学生们在"建设我的月球基地"这项主题活动中,描绘了他们心中的月球基地。而郑永春作为首位获得世界科普大奖卡尔·萨根奖的华人青年科学家,不仅参加了天津的科普日活动,还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为公众带来了精彩的天文科普讲座。
不过,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的科学家在科普方面保持沉默,中国科普要继续大步向前,还要想办法撬动这些科学家的力量,不仅在政策上提供引导,还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科普不只是科学家的单向付出,而且是科学家与公众互相激发灵感,共同创新的过程。
增加中国科研成果有必要
航天科技作为本届科普日的重点活动,展示了天宫、神舟、北斗、嫦娥、玉兔等我国航天人已经取得的成就。"航天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研实力,看到中国科技进步这么快,我们科研人员真是骄傲。"在全国科普日上,一位已经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在他与中秋之夜发射成功的天宫二号1∶1模拟舱近距离接触,看过真正的舱内航天服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然而热闹之后回头看,中国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近几年在国际上取得的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科普日上却难觅其踪。例如,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同时也获得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外尔半金属的存在"等研究、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在2015年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的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等,在全国科普日上都没有相应的展现。
对于这一点,国际科学技术传播联盟科技委员会委员特金·萨克马其表示,打造科学文化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自己的环境相结合,如果能多增加一些自己国家的科研成果,那么不仅能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还能让公众产生因科技而骄傲的民族自豪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