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外车水马龙,片区内路曲巷窄;位于城区繁华地带,建筑却低矮、老旧……沙市区绿化村片区,这片与城市快速崛起形成鲜明反差的城市“洼地”,因为棚改,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之变。
变化以征收为开端。两个多月来,在沙市区政府领导下,绿化村片区棚改项目指挥部以服务换民心,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得到了群众理解与支持。截至记者发稿时,3756户被征收房屋中,已有2081户签约,签约率超过55%。
知心:每一个诉求都倾心聆听
尊重,从聆听开始。
自棚改征收工作启动以来,指挥部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投入到棚改征收工作中,反复耐心听征收户诉求、同他们算细账,以真心换真心,得到被征收户的支持和理解。
“以后,您不用到征收组来,我们到您家里去!”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出行多不便,征收二组组长黄发根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上门服务”。
沟通过程中,老人表示暂时找不到住处,征收人员就积极跟中介对接,帮他们联系房源……一个多月,10多次上门,再加上细心耐心服务,老人终于感受到了征收组的诚意与诚信,毫不犹豫签约。
团结村12栋被征收户吴美铭因病住院,不方便到指挥部洽谈征收事宜。征收六组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多次到医院病房看望,并将征收条款及协议内容逐项讲解给他听,对他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5天后,双方成功签约。
“不分白天、黑夜,天天入户听诉求。”指挥部副指挥长刘晓懋告诉记者,为了能跟上班族面对面沟通,征收人员总是等他们下班后,再去敲门,而这样的付出,也让他们自己得到了尊重与理解。
“征收人员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居民任振莹说,她在签约过程中看到,有的征收人员感冒发烧了还在坚持,有的旧病复发打吊瓶依然不请假,“他们日复一日听我们讲顾虑、诉困难,却从不厌烦,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为了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他们付出了太多,我没有理由不签”。
暖心:每一个困难都竭力解决
要把群众当亲人,不仅要听他们讲诉求,跟他们说体己话,还要实打实解决问题,这是得到群众理解与支持的根本所在。
征收二组组员陈英,在征收工作中了解到一户居民找不到房源,就自己作主将家里一套闲置房屋简化手续、优惠转让给了这位居民。“居民后顾之忧解决了,签约自然水到渠成。”电话那端传来陈英清脆的声音,因忙着给其他居民找房源,陈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短暂电话采访。
据陈英介绍,买她房子的居民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行动多不便,还带着一个小孙子过活。为照顾她生活,只让她交了3万元定金,就帮她把家搬了进去。陈英表示,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等补偿款到位后,她及家人将帮助她办理过户,以及安装有线电视等。
这并非个例,为民服务的旋律天天在绿化村片区棚改项目部唱响。
得知被征收户梁付喜老人生病住院后,征收人员多次主动前往医院看望,并耐心解释征收政策,逐项讲解补偿款项。得知老人无法到征收组签约后,工作人员将所有资料全部带到病房,为其成功签约。同样,热电厂居民李心才因刚出院无法下地行走,征收组工作人员特地前往家中探望,在帮助其解决了系列困难后,成功签约。
放心:每一次签约都伴随感激
“我8月10日就签了。”居民柏秀田面露自豪,“一方面,我是党员,要做表率,另一方面,棚改政策确实利民,早签早受益。”
柏秀田告诉记者,他原来的房子有70多平方米,位于忠诚街,内部交通极不便利,消防车根本进不来。通过棚改,他用补偿款和部分积蓄换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现在孙子上学离学校更近了,我们两个老人进出也方便。”柏秀田坦言,棚改肯定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但不能指望棚改坐地起价、做发财梦,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同样感谢政府好政策和征收人员贴心服务的还有居民任振莹,她告诉记者,她住在四中宿舍,居住区不能搞水改,饮用水管和地下管道几乎挨在一起,让人心里十分别扭。通过征收人员几次上门讲解,她毅然签约。现在,任振莹已经换了一套新房子,装修也已做好,就等入住。
项目指挥部指挥长郭立斌介绍,绿化村棚户区项目改造范围,东至五一路、南至沿江路、西至廖子河路、北至北京西路,片区内多为老式住宅区,老人多,做小生意的也多,这为征收工作带来不小难度。但一直以来,征收人员以情感人,使征收工作稳步推进。接下来的棚改工作会面临更多新挑战,但他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地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大家最终都会理解并支持棚改工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