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中国的健康指数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给公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一起来看看。
1.延长寿命减少死亡
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2030年达到79岁。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目前的8.1‰、10.7‰和20.1/10万,下降至2030年的5.0‰、6.0‰和12/10万。
2.吃得有营养,锻炼有保证
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
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从2014年的3.6亿人上升至5.3亿人。
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3.健康教育增加,不再被养生“砖家”忽悠
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
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有差距,慢性病呈现“井喷”态势。我国成年人中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每四个中有一个患有高血压,有不少人带病生存、生活质量不高。如果仅仅将健康的追求等同于医疗治病,不加强预防,就难以应对严峻的健康国情。规划纲要从健康生活入手,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疾病挑战最直接、最积极主动的应对。
4.医护人员增加
到2030年,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0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5.就医秩序改善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
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
我国通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96.5%的医疗保障网。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等逐步健全了医疗保障体系,改变了过去“小病扛、大病等”的情况。尽管医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但我国保障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医保要变成一个节约型的医保。
6.医保成熟定型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
没有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投入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人民群众就难以从卫生与健康发展中受益。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需要以人为本,完善功能,强化合作和联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
7.天更蓝,水更清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在2020年超过80%,到2030年持续改善。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在2020年超过70%,到2030年持续改善。
到203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源性疾病报告网络实现全覆盖。
8.排污要持证,农业生产清洁化
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排污台账,实现持证按证排污。
加快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与产品。
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染专项治理。
以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行业达标排放改造。
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农业生产,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进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
加强对食品原产地指导监管,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与“多重疾病负担”、人口老年化和结构变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卫生有待改善等多种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绿色发展与健康环境互动的战略选择。要把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有机统一,动员全社会共同营造健康环境,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等各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居民健康生活和工作,使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
请输入验证码